歐盟將對華部分出口化纖布產品發(fā)起反吸收調查
12月19日來自浙江、福建、江蘇等紡織品出口大省的企業(yè)代表齊聚紹興,一起探討如何應對歐盟發(fā)起的新的反吸收調查。 反吸收調查較反傾銷范圍更大 “歐盟對中國出口的限制,可以說越來越嚴厲?!敝袊徔椷M出口商會(以下簡稱紡織商會)紡織部呂麗主任說。近幾年,歐盟對中國產品提起反傾銷調查越來越頻繁,越來越嚴格,也使我國對外產品的出口遭受了更大的風險。歐盟對我國無紡布的反傾銷,已經讓我國紡織企業(yè)受到了較大損害。據了解,從歐盟對中國化纖布征收反傾銷稅以來,中國對歐盟市場占有率已從第一位下滑到第六位,市場份額也從55%遞減到6.5%,同比下降了22.15%,而作為紡織品出口大省的浙江省,下滑的幅度更大,下降了26.66%。 距歐盟對中國第35類化纖布反傾銷一案終裁剛剛一年,歐委會日前又向我國駐歐使團發(fā)出照會,對已經采取反傾銷措施的我國出口化纖布產品發(fā)起反吸收調查。本次被調查的產品有8個稅號,包括染色和印花化纖布,共涉及全國1000多家企業(yè),范圍較上次有所擴大。 反吸收稅最高為目前稅率的兩倍 所謂吸收,是指在進口國已對某一進口產品征收反傾銷稅的情況下,出口商采取低報出口價格的方法減輕進口商因承擔反傾稅產生的負擔,從而降低反傾銷稅對其產品在進口國市場份額的影響。此種情況下,進口國可以進行反吸收調查,即如進口國發(fā)現(xiàn)反傾銷措施對傾銷產品的售價未能產生預期影響,可通過重新調查確定新的傾銷幅度,并最終提高反傾銷稅率。最高稅率將為目前稅率的兩倍。 按照已往歐盟曾經針對中國提起的為數不多的反吸收調查來看(如早年的草甘磷,近年的節(jié)能燈案),反吸收調查后緊接著的就會是反規(guī)避調查。反吸收調查程序簡潔。救濟及時且效應強,調查時間一般只有6個月,比反傾銷調查做出終裁需要的15個月要短得多。因此,企業(yè)一定要積極應訴,特別要提出實際價值降低的有利證據。 根據歐盟的反傾銷法規(guī),歐盟的產業(yè)、成員國和歐委會都可以在原審反傾銷措施生效兩年內,以在此期間進口商品在歐盟內部的轉售價格沒有變化或變化幅度不大為由,提起反傾銷申訴。如果調查認定吸收行為存在,歐盟將向出口商征收高額反吸收稅。 應對,只能積極應對 參加本次會議的企業(yè)代表分別來自上海、杭州、蘇州和福州等地的29家紡織企業(yè)。杭州蕭山、余杭的一些紡織品企業(yè)參加了會議。 “我們已經做好了準備,隨時準備應訴?!鼻皝韰⒓訒h的蕭山企業(yè)--浙江正凱集團的副總裁汪先生介紹。浙江正凱集團在去年的紡織品反傾銷案中通過積極應訴,最后在歐盟終裁中獲得市場經濟地位,并取得了同類企業(yè)中最低的14.1%的稅率。由于有了國際貿易摩擦訴訟的經驗,汪先生顯得很有信心?!拔覀儸F(xiàn)在正在抓緊準備資料,準備向歐盟說明,我們企業(yè)并沒有吸收這些成本。” 去年歐盟對中國紡織品反傾銷一案取得較好的結果,就和紡織企業(yè)積極應訴有很大關系。該起案件共有50多家企業(yè)應訴,其中有26家企業(yè)獲得市場經濟地位,這在歷年來我國所遭遇的反傾銷案件中是獲得市場經濟待遇企業(yè)最多的一次。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