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東洋紡公司研制出新型抗過敏、抗病毒纖維
日本《紙漿技術時報》2006年№8增刊報道了東洋紡公司開發(fā)的抗過敏、抗病毒纖維“納諾阿塔克”,概要如下: 1、 開發(fā)背景 近年來人們對清潔、健康的要求日益高漲,抗菌、消臭以及對螨蟲和花粉等過敏物質和各種病毒的應對一直成為重大課題。 因此,東洋紡和日本愛克斯蘭工業(yè)兩公司將丙烯酸酯基纖維進行改性,采用納米尺寸的銀系微粒子和進行復合化的技術,成功地共同開發(fā)了抗過敏抗病毒纖維“納諾阿塔克”,并已經(jīng)上市。 2、 產(chǎn)品概要 納諾阿塔克是采用納米尺寸的銀系微粒子使其具有抗過敏、抗病毒、抗菌、消臭功能的復合功能纖維。其特長是: ①具有將引起過敏反應抗源物質(螨蟲、花粉等)進行非活性化的抗過敏功能。 ②具有將多種病毒進行非活性化的抗病毒功能。 ③對纖維上的白癬菌和各種雜菌發(fā)揮抗菌性。 ④短時間內快速消臭硫化氫等臭氣物質。 因為是纖維狀,能夠容易地加工成各種形狀,而且還可以與其他功能性纖維一起使用。 3、 產(chǎn)品特點 (1)納諾阿塔克的機理 傳統(tǒng)的抗菌纖維等一般只以加入微米尺寸的銀系粒子等使用,但因為采用使纖維和納米尺寸的微粒子一體化的納米技術制造,如果使用相同重量(質量)的銀,就變成具有1000倍的表面積。然而,納諾阿塔克的銀含量一般只是一般銀系抗菌纖維的約50倍,使它集中在纖維的表層分布。 (2)納諾阿塔克的抗過敏性 福井大學工程學系用ELISA法(酵素免疫測定法)測定了關于螨蟲、花粉的非活性化數(shù)據(jù),其結果,可以確認非活性化率為99%以上。 一般過敏癥狀引起的機理和抗過敏物質接觸納諾阿塔克場合的抗過敏機理是: 如果螨蟲和花粉等抗過敏物質侵入,就在體內產(chǎn)生抗體,緊緊貼在肥大細胞(例如抗過敏物質和抗體為鑰匙和鑰匙孔的關系)上。眾所周知,如果抗過敏物質侵入就產(chǎn)生組織胺(過敏誘發(fā)物質),組織胺一出現(xiàn)過剩就引起流鼻涕、打噴嚏等過敏反應。 抗過敏物質接觸納諾阿塔克場合,因為銀離子作用于抗過敏物質,阻塞鑰匙孔,不產(chǎn)生抗原體反應。 (3)納諾阿塔克的抗病毒性 表1為納諾阿塔克的病毒非活性化數(shù)據(jù)。對病毒以變形功能的有無、染色體組或RAN的組合可大致分為4種類型,納諾阿塔克對任何組合都發(fā)揮優(yōu)異的抗病毒性(岡山大學醫(yī)學系用Plaque法、TCID50法測定)。 一般的病毒感染機理和由納諾阿塔克的感染防止機理是: 在病毒的復制過程中,通常,病毒和細胞膜融合后,脫殼感染進行復制。對此,納諾阿塔克在下述2種過程中,銀離子作用于病毒的蛋白質,進行非活性化。 ①銀離子結合病毒的變形功能,阻止與細胞的膜融合過程,產(chǎn)生脫殼阻礙。 ②與作為病毒正遺傳基因的RNA或將它穩(wěn)定化進行保護的蛋白質結合,引起病毒復制系酵素阻礙,產(chǎn)生脫殼阻礙或復制阻礙。 (4)納諾阿塔克的抗菌性 表2為德島大學工程學系測定的抗菌數(shù)據(jù)(根據(jù)振動燒瓶法)。 對被認為是腳氣原因的白癬菌、革蘭氏陽性黃色葡萄球菌、革蘭氏陰性大腸菌在各自的試驗菌液中加入納諾阿塔克原棉(短纖維)進行培養(yǎng),30分鐘后菌數(shù)為0(在檢測界限以下)。 (5)納諾阿塔克的消臭性 納諾阿塔克具有作為其構成要素的丙烯酸酯基纖維特有結構和一體化的銀系微粒子產(chǎn)生的2種消臭功能。由銀系微粒子的消臭功能可以吸附硫磺系氣體(硫化氫等)。根據(jù)纖維評價技術協(xié)議會制定的儀器分析實施手冊,按照在日本紡紗檢查協(xié)會測定的消臭試驗,關于氨、醋酸、異戊酸、硫化氫、吲哚等都滿足合格標準。 (6)納諾阿塔克的安全性 關于納諾阿塔克的安全性,已經(jīng)在急性病毒試驗(LD50)、變異原性試驗(Ames試驗)、皮膚一次刺激試驗、皮膚粘貼試驗(皮膚接觸試驗,也叫貼布試驗)完成確認。 4.今后展開 主要用途正在空調、空氣清洗器、吸塵器等的過濾器、面罩的過濾器、生活資材(寢具等)進行洽談和規(guī)劃,進行活用素材特長的用途開拓,正在以非織造布和產(chǎn)品形式的銷售。 轉載本網(wǎng)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