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農業(yè)展望論壇:中國棉花產需情況分析
來源:錦橋紡織網
發(fā)布時間:2007-3-10 14:18:09
美國農業(yè)部首席棉花分析師Carol Skelly在農業(yè)展望論壇上分析認為,2006/07年度,中國棉花消費量預計增加500萬包(108萬噸),但被棉花產量所抵消,國內供需缺口仍將超過400萬噸。2005/06年度中國進口棉花420萬噸,但本年度前半段的進口量同比大幅減少。
中國產需平衡表((單位:萬噸)
[SINOTEXTABLE]
中國棉花進口緩慢的主因是棉花進口配額不足,用去年發(fā)的70萬噸一比一滑準稅配額進口成本高,今年下發(fā)的89.4萬噸1%關稅配額又有相當一部分給了國營企業(yè),紡織廠拿到的數量很少。此外,中國政府宣布3月份之前不考慮增發(fā)配額。中國近年來采取滑準稅方式保護國內棉價,而且今年的關稅修改為6-40%,進一步鞏固了對國內棉價的支持。
中國采取的棉花進口政策為的是先消化國棉再進口外棉。2006年夏,中國棉花庫存,尤其是新疆棉庫存難以消化,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銷新疆棉,包括收儲和優(yōu)先安排新疆棉外運等,都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新疆棉的銷售壓力。
中國政府限制外棉進口導致中國的需求量難以預測,最終使國際棉價頻繁波動。從中國的產需平衡表看,中國紡織廠需要大量進口外棉才能平穩(wěn)過渡到新棉上市。因此,本年度后期的進口量很可能成倍增加。不過,產需平衡表往往和實際進口情況有差別,原因是產量和消費數字難以準確掌握。為此,美國農業(yè)部加入了一項“余額”來平衡中國國內產需情況。中國的進口預計為337.5萬噸,期末庫存預計為326.6萬噸,庫存比為30%。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