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農業(yè)雇工工價漲幅過高 棉花生產成本增大
6月6日-7日,北疆連續(xù)兩天的降雨,使得農田除草、定苗等農活往后推遲,進一步造成勞力的緊張。由于勞力緊張,目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七師一二四農業(yè)大田雇工始終居高不下,一個人一天八小時的工價少則45元,多則60元;比去年要高出20元多元,已造成農業(yè)生產成本增大。 去年該團雇工勞力價格一般在20-30元,而今年漲幅之高是近年來少有的現(xiàn)象。造成今年勞力緊張、價格高的主要原因是:春播過后,由于今年北疆降雨量大,低溫時間較長,造成棉花爛根、死苗現(xiàn)象發(fā)生嚴重,使得人工、機械補種面積增大,有的地塊進行了幾次補種;同時由于雨水多,造成田間雜草生長快,長勢旺盛,這樣使得農田相對投入用工量增大。該團十一連職工張建偉承包50畝棉花,到目前已用于補種、除草等雇工費用達3000多元。他說,這在往年雇工錢600多元就足夠了。 另一方面,造成今年勞力緊缺的原因是從內地來疆打工人員減少,主要是近年來國家出臺一系列的惠農政策,提高了農民收入,來疆從事農業(yè)打工已經不是首先,吸引力減??;據(jù)統(tǒng)計,從內地來一二四團農業(yè)打工人員比去年減少有1000多人。 由于勞力緊缺,為搶農時,團場承包戶之間相互抬價雇工,而雇工之間相互攀比,誰出高就給誰干,使得雇工價格不斷提高,待遇從優(yōu),如車免費接頭、管吃飯等;打工人員成為團場職工搶著找的香脖脖。 在用工最緊張的時期,最高一個工錢每天有的達到80元,成了天價。不得已,有的承包戶四處到外地聯(lián)系雇工,而附近周邊團場及地方鄉(xiāng)場雇工價格比本地還高,這樣部分團場打工人員又外出打工,使得勞力更加緊張。 為緩解勞力緊張的矛盾,盡管該團場組織機關、工交建商等團直單位及學校的學生支農,也無法平抑較高的雇工價格。 眼下雖已到棉花現(xiàn)蕾季節(jié),按理應該勞力應該相對緩解,而地中除草、定苗等農活仍然較多,很多職工們對此十分發(fā)愁。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