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儲、收貸 棉市政策利空漸多
近期,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已圓滿完成了30萬噸新疆棉花的入庫、現場檢驗和公證檢驗出證工作。共計收儲新疆棉30.34萬噸,其中巴楚地區(qū)8.23萬噸,阿克蘇地區(qū)5.69萬噸,庫爾勒地區(qū)5.87萬噸,北疆地區(qū)10.55萬噸。 國資委近日聲稱本次收儲的30萬噸新疆棉將有22萬噸調往河南、河北、山東、江蘇等內地倉庫。從6月5日至6月17日,共計發(fā)運733車,約3.1萬噸。預計后期日發(fā)運量達6000噸左右,力爭7月底前完成儲備棉的調運計劃。在此棉花價格大副上漲的時候,不禁給人浮想聯(lián)翩,由此,拋儲傳聞開始散播。這將預示著國家可能在棉價大幅上漲時拋儲以此打壓棉價。至于時間方面,預計7月中旬國家或將發(fā)布拋儲政策。 同時,26日農發(fā)行發(fā)出了《關于加強棉花促銷收貸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各級行加大促銷收貸力度,引導企業(yè)正確認識市場走勢,堅決克服惜售、賭后市心理,抓住當前有利時機,積極銷售,以保證本棉花年度收購貸款按時歸還。值得注意的是農發(fā)行要求各級行抓住當前棉價上漲的時機,而且提出本次漲價為“恢復性、階段性”上漲,預示出國家可能在需要的時候調控棉市,以防棉價可能出現過度上漲。而且這只是本通知的預示信號,就實際意義來說,對于棉市同樣是利空,收貸必然會使部分手中有存棉而資金緊張的棉企盡快售棉,不能再賭后市,以此來緩解當前的供應緊張的形勢。 回顧年度以來的現貨棉花價格走勢,基本處于平穩(wěn)水平,正應了國家發(fā)改委政策調控的初衷,因此年度后期棉花價格想出現太大的“翹尾”,預計政策面將是不愿意看到的。因此國家可能采取措施控制棉價的過度上漲。后市政策性利空趨勢會逐漸增大。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