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纖替代造成棉疲滌漲 紡企處境致使紗布量價平穩(wěn)
來源:錦橋紡織網
發(fā)布時間:2007-5-10 10:05:28
化纖替代造成棉疲滌漲 紡企處境致使紗布量價平穩(wěn)
——2007年4月份西南紡織市場行情綜述
一、棉價穩(wěn)、滌價漲。四月份的川、渝紡企已基本上進入了產銷旺季,理論上講,棉花需求量加大,價格應該上漲了,但事與愿違,出乎購銷雙方的意料,棉價卻仍是不溫不火的癱在那里,整個四月份內,棉價基本呈現(xiàn)疲軟狀態(tài),2級棉價仍在1.35萬元/噸左右,3級棉價仍為1.31-1.32萬元/噸。對于持棉望漲的棉花經銷企業(yè)而言可謂苦不堪言,僅倉儲和利息就會把小棉商拖垮。而滌短行情卻大相徑庭,由一季度的一路緩跌而轉變的一路高歌猛進。月末,川、渝市場上的川內外各品牌滌短價格已達1.18-1.21萬元/噸,較三月份同期漲900元/噸,漲幅為5%。
二、紗、布量價平穩(wěn)。進入四月份,川、渝各紡企的均開齊了設備,包括去年末新增能力在內,都在滿負荷生產。全月共有12戶企業(yè)進行了16次品種報價及價格的調整,據統(tǒng)計品種調整的量并不大,報價調整的個數也不多,特別是共同性的品種都基本保持了穩(wěn)定。
四月末,6個紗線代表品種的報價和上月同期比較:OE10支純棉紗一戶企業(yè)報價下調100元,整體報價水平為1.36-1.40萬元/噸;21支純棉筒紗報價未變,其中二戶企業(yè)下掉該品種,整體報價水平為1.80-1.88萬元/噸;32支純棉筒紗其中二戶企業(yè)報價上調200-400元,三戶企業(yè)下掉該品種,整體報價水平為1.98-2.10萬元/噸;60支純棉精梳筒紗其中一戶企業(yè)報價下調200元;整體報價水平保持上月水平為3.15-3.45萬元/噸;T65/C35 45支滌棉筒一戶企業(yè)新上該品種,整體報價水平為1.78-1.90萬元/噸。6個坯布代表品種的報價和上月同期比較:20×16 128×60 63”純棉紗卡、40×40 133×72 63”純棉府綢;45×45 110×76 63”滌棉府綢、32×32 68×68 50”純棉平布和20×16 120×60 63”滌棉紗卡,五個品種的報價均未變動,和上月末持平。而21×21 108×58 63”滌棉紗卡僅一戶企業(yè)下調報價0.10元,整體報價水平仍與上月持平,為5.75-6.80元/米。據各紡企反映,生產穩(wěn)定,在機生產的各品種銷勢平穩(wěn),但價格上不去,無利可賺,對廣交會后的形勢感到擔憂。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企業(yè)將剛轉產的純棉紗線又撤掉了。
關于紗、布、棉花和滌短的行情,近期以來,各種媒體和業(yè)內人士對紡織品和原料市場作了許多分析,提出了許多看法。從川、渝地區(qū)各紡企及原料經銷企業(yè)反映的情況看,一是為解決國際貿易順差的尖銳矛盾,紡織行業(yè)首當其沖地成為開刀對象。因此而使紡織業(yè)生存的環(huán)境受到嚴峻的挑戰(zhàn),故目前不少紡企處境維艱;二是由于技術和加工工藝的提高,化纖的可替代性更加增強,如今許多服裝面料基本上都以新的面目出現(xiàn),標出的原料、配比名稱也很新穎,價格也很高,其實也是化纖原料。而稍有點名氣的品牌純棉襯衣,動輒兩三百元以上一件。消費領域的紡織品市場上對純棉和化纖產品越來越難以區(qū)分了。三是生產純棉產品,紡企要多繳4%增值稅,而生產化纖產品,進項、銷項都是17%稅率,不存在多繳增值稅的問題。四是近年介入棉花經銷行業(yè)的企業(yè)太多太亂,真正有實力有經驗的企業(yè)又很少,因此,質量混亂、信譽下降、心態(tài)不穩(wěn)定,造成了目前這種磕頭買來作揖賣的困境。
目前,紡織行業(yè)正處于一個轉型期,和紡織相關的行業(yè)也相應處于變動之中,其中,紡織品服裝市場是競爭的目標和中心。近期春季廣交會所反映出來的趨勢已不容樂觀。希望各會員單位密切關注國內市場的變化情況,把握好市場需求的機遇,充分發(fā)揮我們長期主要做內需生產的長處,打好今年的關鍵仗。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