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棉麻毛三大類纖維面料將有“身份證”
從日前召開的紡織物品編碼標準研討會上獲悉,棉、麻、毛三大類纖維面料編碼標準已進入“國標”的沖刺階段,具體編碼標準有望明年正式頒布實施。 據了解,目前發(fā)達國家紡織品在原料、織物結構、成分等方面都有嚴格的注標,我國在紡織面料標準化編碼制定方面處于落后狀態(tài)。 我國的纖維原料一般分為棉、毛、絲、麻、化纖五大類,其中,棉、毛、麻約占60%左右。為制定這三大類纖維原料面料的公共基礎基準,經中國紡織信息中心牽頭,棉、麻、毛三大類面料的紡織物品編碼標準建設項目于兩年前正式立項。經過行業(yè)內多次調研分析、座談討論,不斷完善和調整,草案幾經易稿。在本次“紡織物品編碼標準研討會”上,來自中國紡織信息中心、中國物品編碼中心、北京聯合大學的有關專家、教授,以及部分紡織企業(yè)代表就“送審稿”進行了最后探討。 據了解,棉、麻、毛三大類面料編碼遵照科學性、通用性、實用性、擴展性的原則進行編制。屆時,將采用全數字代碼,代碼涵蓋面料的基本物理、化學屬性信息。換句話說,這三大類紡織面料的編碼將成為面料的“身份證”,今后人們可以通過編碼了解到面料的主要原料、紗線結構等信息。因此,制定編碼將大大方便紡織面料的生產、銷售、物流、電子商務等有關信息處理和信息交換。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yè)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