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升值、銀根緊縮、原材料價格上漲、勞動力成本提高——2008年,這一串詞令中國紡織業(yè)耳熟能詳卻又不堪其擾,再加之下半年金融危機影響顯現,國外市場需求大幅萎縮而導致出口下降,即將結束的2008年實在無法讓中國紡織業(yè)收獲像樣的“收成”。無論是生產、銷售,還是出口、投資,中國紡織業(yè)都已呈現出增速全面回落的趨勢。
如果把出口、投資、內需比作拉動中國紡織業(yè)三駕馬車,那么,訂單就是紡織企業(yè)成為乘客的車票。但這一年來,曾經鈴兒響叮當的三駕馬車無一不是腳步踉蹌,甚至干脆在金融危機的風雪中躊躇不前,“乘客”們憑借手中的車票,還能不能到達2009年的車站?
出口退稅率一升再升
8月、11月、12月,一年之內,為應對外部需求縮減,財稅部門先后3次調高紡織、服裝、輕工和部分機電產品的出口退稅率,綜合退稅率上調1.6個百分點。“出口退稅率每提高1%,就相當于增加占企業(yè)出口總額1%的利潤”,這幾乎是所有出口紡企的共識,而其中受益最多的又是一些業(yè)績虧損的中小型紡織服裝企業(yè)。
盡管如此,出口退稅率仍沒有達到業(yè)內期盼的“17%生死線”。浙江杭州一家服裝出口貿易公司的葉先生最近四處打聽“內幕”:“究竟什么時候能再上調出口退稅率呢?下個月馬上就要出運明年上半年的貨物了。”對于上調幅度,他希望比17%更高。
提高出口退稅率的作用大小取決于出口額是否增長。盡管連續(xù)幾次提高出口退稅率,增加了紡織企業(yè)的出口凈利潤率,有助于減輕紡織行業(yè)的出口壓力、緩解部分企業(yè)資金周轉緊張局面,但仍然無法抵消金融危機帶來的需求減少,出口增速難以大幅度提升,這使得提高出口退稅率的效果大打折扣。
一些企業(yè)也在擔心,在供過于求的現在,出口退稅率上調反而將成為海外客戶壓價的理由,從而演變?yōu)橹袊?ldquo;變相補貼全世界”。
出口配額三成作廢
2008年12月31日,輸美紡織品出口數量及許可證管理和輸歐紡織品出口許可證管理就要終止,但中國輸美紡織品配額仍有約三成剩余。
這一結果并不奇怪。根據美國海關最新公布的數據,截至2008年12月22日,美國對華設限的21個類別紡織品配額平均使用率為65.6%,其中有8個類別利用率不到一半,而紡織制百葉窗及窗幔的配額使用率更是只有2.8%。
此前,商務部在年末的兩個月內連續(xù)進行數次招標,均遭到出口紡企的冷遇。
業(yè)內專家汪前進表示,從11月三次協(xié)議招標結果來看,得標率屢創(chuàng)新低,反映出中國企業(yè)實際接單萎縮的情況。由此可見,不僅是中小紡織服裝出口企業(yè)受到沖擊,一些大型企業(yè)也面臨訂單減少的困擾。
早在今年10月第九屆國際紡織品博覽會上,已經有不止一家企業(yè)向記者反映訂單驟減的信息:“今年的訂單與去年同期相比,差不多減少了一半。”他們接到的明年訂單也與往常不同:與之前訂單動輒成千上萬件大相徑庭,明年的訂單是以幾百件衣服的小單為主。
貿易壁壘即將再現
2008年,中美紡織品協(xié)議陸續(xù)到期,但這不意味著未來幾年內我國紡織品出口能夠脫離貿易壁壘的虎口。
最近,商務部有關專家表示,2009年,美國、歐盟有可能會對我國紡織品出口行業(yè)采取貿易限制措施。
專家還指出,在金融危機的大環(huán)境下,各國貿易保護政策將會加劇。發(fā)達國家金融危機影響深遠且延續(xù)時間長,不可避免地影響其貿易政策的走向;而發(fā)展中國家、新經濟體受到波及,也有可能對中國產品采取一些控制或限制的措施;一些發(fā)展中國家除了在本國實行貿易救濟措施外,還出于對本國貿易份額的考慮,會游說發(fā)達國家對中國產品進行調查,紡織品首當其沖。
據統(tǒng)計,從1979年至2007年,全球共有38個國家對我國發(fā)起各種貿易救濟調查897起,涉案金額188億美元。其中,反傾銷是最主要的貿易救濟手段,案件780起,占全部貿易救濟措施的87%;涉案金額162億美元,占全部貿易救濟措施涉案總金額的86%。目前,貿易救濟調查又有新動向,即反傾銷反補貼同時進行的“雙反”趨勢愈發(fā)明顯。
匯率走高連鎖效應
據了解,紡織、服裝、鞋、帽等勞動密集型制造業(yè),有約84%的出口企業(yè)利潤集中在5%以內。這意味著,一旦人民幣升值超過5%,這些中小型出口企業(yè)將毫無利潤可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