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紡織出口退稅調至17%可能性不大
《華夏時報》通過權威渠道獲悉,即將發(fā)布的《紡織工業(yè)調整與振興規(guī)劃細則》中,有望將國內紡織品出口退稅率由15%上調至17%的最高點,這也就相當于實現零稅率出口。 金融危機爆發(fā)以來我國出口企業(yè)受到巨大影響,2009年1月外貿進出口總值同比大幅下降29%,2月下降幅度24.9%。因此不少專家和行業(yè)協(xié)會在召開全國“兩會”期間都提出建議,要求國家將出口退稅率上調至最高的17%,實現全征全退。 但是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表示,國家已經屢次多品種大幅上調出口退稅率,這也就使得出口退稅率未來可提高空間已經越來越小。 與白明觀點相同的還有社科院財貿所所長裴長洪。3月17日他在商務部專題研討會上指出上調出口退稅率可能性不大,理由有2個:一是財政部可能以資金缺乏為由拒絕;二是目前出口退稅5866億占2008年增值稅的32%,這個比例已然過高,因此不可能無限制補貼。 上調呼聲再起 2月份低迷的外貿數據使得更多出口企業(yè)看到上調出口退稅率的希望。 海關公布的外貿數據顯示,2月份當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1249.5億美元,比2008年同期下降24.9%。其中出口649億美元,同比下降25.7%,進口601億美元,同比下降24.1%。嚴峻的外貿形勢給即將召開的第105屆廣交會蒙上陰影。業(yè)內人士普遍認為,2009年廣交會可能將是歷年來最“冷”的。 某業(yè)內人士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目前出口企業(yè)對國家政策有一定預期,出口退稅率是否調整,廣交會召開前應該會有1個說法。 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很多代表委員都提出全面上調出口退稅率的建議。商務部副部長馬秀紅更是直接表示,提高出口退稅率“實際上還可以有更大的力度”。浙江富潤集團董事局主席趙林中在“兩會”時建議將紡織品出口退稅率提高至17%。 某業(yè)內人士說,如果紡織服裝出口退稅率能上調至17%,可以為全行業(yè)帶來純利潤約120-140億人民幣。 據《華夏時報》獲悉,即將公布的《紡織工業(yè)調整與振興規(guī)劃細則》中,紡織品出口退稅率將全面提高至17%,我國出口退稅率最高值就是17%,也就是出口“零稅率”。 除紡織品外,機電、鋼鐵等行業(yè)紛紛要求提高出口退稅率。據了解,中鋼協(xié)在3月13日召開的部分常務理事單位生產經營座談會上表示,已經將提高鋼材產品出口退稅率的報告遞交到有關部委。 據知情人士透露,近日商務部向國務院提出上調出口退稅率的建議,建議除“兩高一資”產品外,其他出口產品退稅率全面上調至17%,實現全征全退。 僅有3%上調空間 在企業(yè)把上調出口退稅率當成救命稻草時,實際上未來上調出口退稅率空間已經不大。 2008年為應對金融危機,財稅部門已經先后3次調高紡織、服裝、輕工、部分機電產品出口退稅率。其中在12月1日上調的3770項商品中,大部分都已經調至10%以上退稅水平,竹制品等商品出口退稅率由0或5%提高到11%,部分機電產品出口退稅率已經達到14%。 廣東省外經貿廳廳長梁耀文在“兩會”期間曾建議應該適當提高綜合退稅率。他認為,目前綜合退稅率仍然有3-5%上調空間。但是他也表示,目前在我國完全實現零稅率出口是有難度。“比如說對‘兩高一資’產品就不可能免征出口稅,而且各個行業(yè)也不是絕對地以17%的增值稅率來征收的。” 在具體商品方面,紡織品和機電產品退稅都被認為最可能進一步上調。全國政協(xié)委員、原商務部副部長魏建國在“兩會”期間接受采訪時表示,我國目前有45%機電產品未能全額退稅,商務部已經著手考慮上調出口退稅率。 據統(tǒng)計,按2008年工業(yè)產品出口額推算,2009年國家將因提高工業(yè)產品出口退稅率而減少稅收1000多億元。2009年我國開始實施消費型增值稅,相比原來的生產型增值稅,國家將減少稅收1200億元。因此裴長洪認為財政部很可能以資金缺乏為由拒絕繼續(xù)上調出口退稅。 退稅雙刃劍 在外需萎靡情況下,上調出口退稅率雖然能夠暫時緩解出口企業(yè)資金壓力,但是畢竟不是長久之計。 采訪到的多位業(yè)內人士也指出,提高出口退稅率實際上是1把“雙刃劍”,在短期內緩解企業(yè)資金壓力的同時,也提高國際貿易摩擦頻率。同時隨著退稅率的不斷提高,未來提高空間必然是越來越小的?!?/p> 中國社科院工業(yè)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李鋼表示,出口退稅對于企業(yè)利好是短期的,是一次性的。他進一步表示,在調研過程中很多企業(yè)都反映,當出口退稅率調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