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挖掘機技術哪家強?”的追問,作為2014年爆紅網絡的流行語,將技術工人這一社會群體推到了人們關注的前臺。據日前58同城的招聘數據顯示,目前藍領職位大多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況,技術工人就業(yè)率超過高校畢業(yè)生,且薪酬增速加快。近日,在北大光華新年論壇上,經濟學家厲以寧強調,中國迫切需要打破“二元”勞動力體制,形成藍領中產階級。隨著中國人口紅利的逐步減小,紡織行業(yè)勞動力成本剛性上升,同時,熟練勞動力的供給不足也加劇著紡企“用工荒”的困境。為應對轉型時期的形勢變化,紡織企業(yè)通過提升用工待遇、加強職業(yè)技術培訓、改善勞動生產條件等一系列舉措,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實現企業(yè)的長久發(fā)展。
寧紡集團新建3萬平方米職工宿舍
河北寧紡集團一直注重改善職工的居住條件。從上世紀90年代初期開始,集團在廠區(qū)建立起兩個生活區(qū),建起了水電暖一應俱全的職工宿舍樓,并且每年都要新建一部分住房。前年,集團為全部單職工宿舍安裝了空調。大廠區(qū)里商店、醫(yī)院、菜市場、儲蓄所、俱樂部、健身場等生活設施一應俱全,并且配有全縣最好的中小學和幼兒園,解除了員工的后顧之憂。寧紡集團今年新建設了總建筑面積達3萬平方米的職工宿舍樓,現已陸續(xù)交付使用,共有322戶員工喜遷新居。為吸引人才,集團為新進廠的大學生提供較好的住宿條件。此外,還成立了居民社區(qū),實現社保、民政、計生、衛(wèi)生、基層黨建等日常手續(xù)的辦理不出廠。
今年,寧紡成立了國際業(yè)務部,亟需國際貿易方面的專業(yè)人才。畢業(yè)于河北經貿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yè)的王震被招聘進廠以后,企業(yè)不但為他安排了住房,還為他的妻子在廠里安排了工作,解決了他們兩地分居問題。
作為全國紡織勞動關系和諧企業(yè),寧紡堅持以人為本,實現了企業(yè)與員工的互利雙贏,近5年職工收入以每年15%的幅度遞增。公司實行員工帶薪休假、外出旅游等制度。2012年,寧紡建立“陽光救助基金”,現已收到捐款近100萬元,兩年多來共救助44名困難職工,總計14.6萬元。
青島紡機兩年內3次提高工資
今年,青島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堅持不裁員,且勞動合同簽訂率始終保持100%。針對職工的自身特點及崗位職責,公司進行了人員優(yōu)化調整,將生產任務不足崗位上的人員及時補充到任務量充足的崗位,保證了職工的收入。公司在2013、2014年共3次調整生產工人崗位工資,提高了基礎工資,合理調整計時、計件工資標準,并結合生產實際,制訂了一線人員計時、計件考核分配辦法,重點提高一線人員工資,縮短部門間相同崗位工資差距。對后勤崗位收入偏低的職工,公司給予補助,確保其工資收入高于最低工資標準。公司先后幾次提高關鍵技術、管理及銷售人員的工資標準,穩(wěn)定了公司骨干人才隊伍。雖然今年公司生產任務較以往有較大幅度下滑,但職工人均工資仍保持逐年增長。
針對未婚大學生職工買房困難的實際情況,公司提供4年的免費公寓居住。在“關愛女工,幫扶姐妹”活動中,公司通過生活救助和法律咨詢等形式,幫助女職工解決在經濟上和精神上遇到的困難。在“金秋助學”活動中,對困難職工家庭的子女給予資助,確保每一名職工子女都能夠順利入學完成學業(yè)。
常山股份改善一線工作環(huán)境
石家莊常山股份有限公司注重對職工意見的征集與反饋。第五分公司針對職工提出的“食堂飯菜品種少,有時中夜班飯菜品種單一”的問題,在白班原有飯菜品種基礎上,將主食由原來的2種增加到5種,確保中班、夜班飯每天不少于10種。針對員工提出的車間容器具擺放不整齊的問題,棉二分公司準備車間組織職能干部對車間的高空玻璃、空調風道、消防設備等進行了徹底清掃,制定更衣室看管人員具體考核辦法,修理了破損的更衣箱,并確保更衣室內保持冬暖夏涼。常山紡織工業(yè)園車間內配置有科學設計的除塵地吸和空調,減少了空氣中棉花纖維的飄浮,大大改善了工作環(huán)境。針對員工提出“今年放假多,影響收入”的問題,第五分公司考察了今年的放假及收入情況,合理規(guī)劃調整,在確保放假的同時,員工收入不降低。
今年3月來到工業(yè)園F1紗廠的申曉娜,現在是細紗車間甲班的一名換段工,她勤練接頭、頂紗、順條子,換段組平均每人每天換段4.5面,申曉娜堅持闊臺達到8面,到了8月,她的工資從5月的3300元增加到了4800元。
際華3502為職工“送教入廠”
校企合作是際華3502公司努力打造高素質后備人才隊伍采取的一項重要舉措。今年年初,際華3502公司與河北女子職業(yè)技術學院聯合開辦的“送教進廠”首期大、中專學歷教育培訓班正式開班,為職工平衡學習和工作提供了很大便利。
學歷教育培訓課程內容豐富,包括服裝打版基礎知識、研發(fā)基本理論,法律基礎與黨性修養(yǎng)課程,還有涉及會計、營銷等方面的知識。為學員授課的既有理論水平高、教學經驗豐富的專業(yè)服裝院校教師,還有實踐能力強、工作經驗豐富的公司在職領導。這次培訓為職工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再學習機會。
公司意識到員工教育培訓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不斷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召開人才工作會議,評聘精優(yōu)人才;建立三級三堂學習體系,營造全員學習氛圍;共開辦三期“黃埔軍校班”;推薦2名高管參加EMBA學習,委派4名骨干外出學習鍛煉,下派4名干部到一線輪崗鍛煉;加大研究生等高學歷、強能力的人才引進措施,全方位、多層次壯大人才隊伍,使人力資源轉化為人才資源。
蘇絲股份一線工人工資提高25%
江蘇蘇絲絲綢股份有限公司廠區(qū)搬遷后,工人上班路程變遠,造成了企業(yè)用工難的問題。公司主要是通過提高工人待遇、特別是一線擋車工人的待遇來吸引工人。今年年初,企業(yè)投入試生產時,公司就決定將一線工人工資收入提高25%,二三線員工及干部工資也適當提高。滿負荷上班的一線工人月收入可達3500元左右(不含五險)。同時,公司還為工人提供班車接送和免費午餐。提高職工待遇后,公司及時在本地的電視臺和公司門前做出招工廣告,吸引了不少新工人加入公司,企業(yè)的用工難的問題得到了較好解決。
一線工人的工資待遇雖然有所提高,但其每天工作10~12小時,有的還要上夜班,還是比較辛苦。工人們普遍感覺相比于自己的勞動強度,工資待遇還應適當提高。
安徽華茂為女職工設立“兩癌”基金
安徽華茂紡織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一系列舉措,大力提高員工福利。春節(jié)期間,對于家住外地的員工,公司用專車送其返家。公司自籌資金建設保障房,今年共有68戶困難員工和青年學子喜遷新居。今年共1550人參加了公司的互助基金會,2298名女職工參加了“兩癌”基金。在今年集團“兩癌”篩查中,有一位女職工檢查出患乳腺癌,按照基金的補助辦法,公司一次性給予該職工3萬元醫(yī)療補助費,對于2012年兩位“兩癌”患者(已辦理提前退休手續(xù))各給予5000元補助。公司對特困職工及特困職工子女進行春節(jié)、端午、中秋生活困難和金秋助學慰問共252人次,累計發(fā)放慰問金近20萬元。平時用于各單位職工生病慰問和父母去世的慰問497人次,金額近20萬元。今年,共254勞模標兵享受帶薪療休養(yǎng)。公司還對5562名會員進行生日慰問,慰問金額近16萬元。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更多紡織專業(yè)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