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稅棉庫存繼續(xù)上升 美棉“特殊報盤”增多
據(jù)調查,7月中下旬,青島、上海、張家港三地保稅區(qū)2013年度印棉S-6、美棉、西非棉的抵港量雖較5-6月有所下滑,但由于延期裝運、合同撤銷等原因很多國際棉商、國內貿易商仍有較大量的陳棉裝運、銷售,而2014年度澳棉中期花的裝運、到港量也明顯增加,SM、GM級的占比達到60-70%,前期M、SLM及因品級低、馬值大、強力差原因出貨緩慢,因此保稅區(qū)、公共型倉庫的外棉數(shù)量較5-6月呈現(xiàn)不斷增長趨勢,某大型外商估算,截止7月底國內港口保稅棉、清關待售外棉的數(shù)量或達到28-30萬噸,以印棉、澳棉、美棉、西非棉、中亞棉(主要是烏茲別克斯坦棉)為主。一些貿易商表示,因近日2013年度EMOT SM級美棉CIF報價、人民幣報價均下調幅度比較大,低于印棉S-6、SM級西非棉的“特殊報盤”明顯增多,買家對美棉的詢價、買盤也較其它產(chǎn)地外棉積極。另據(jù)悉,一些貿易商、棉紡織廠受銀行收緊信貸的影響擴大,遲開信用證或貨到港仍開不出信用證的情況較前期上升,加上后期交貨的棉花品質、虧重同合同差異較大,因此糾紛、爭議、仲裁、索賠的現(xiàn)象較多。 轉載本網(wǎng)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wǎng)"。 更多紡織專業(yè)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wǎng)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wǎng) ![]() |
查看所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