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錦橋紡織網—資訊頻道> 棉花信息> 棉花動態(tài)>正文
從4日晚間起,長江以北及沿海地區(qū)出現重霧、霾及陰雨天氣,蘇北沿黃淮一帶甚至出現了暗霜。氣象報告稱,這種天氣現象將持續(xù)三至四天,其間其后當地還會迎來今年以來的再一次降溫。農技和棉業(yè)專家認為,因為今年長江以北及沿海地區(qū)棉花栽培普遍晚于往年,加七、八月份又遭到臺風、澇漬氣候影響,棉花生育期推遲,晚發(fā)遲熟。
目前江蘇棉花采摘離田的比例約6成左右,尚有不足半數在植株上孕育待熟。而此番霧霾陰雨再加上降溫,對棉花吐絮自然形成不利。首先是霧霾對已吐絮棉花形成了淡污或者重污染,棉花品質受影響,等級降低,通常自然品級因開放程度下降1-1.5級,折合籽棉單位售價減少0.20元以上。其次,陰雨、低溫也阻滯了棉鈴的開裂吐絮。目前,當地內陸棉株上的棉鈴需要營養(yǎng)和光合作用的給力才可以順利綻開,在氣候不適條件下,這批棉鈴很可能因為成熟不足變成僵棉或雨水侵蝕成為爛桃棉,這兩種棉花質量較差,成熟度不足,價值僅是級內棉的三分之一。再次,霧霾陰雨天氣對棉花的交售和加工倉儲都極為不利,多次棉農會放棄售棉,企業(yè)考慮棉花的水雜超標及污染而是否露場或分揀加工。
業(yè)內人士指出,當前時節(jié)已是臨冬,內地晚發(fā)的棉花品質受季節(jié)變化所形成的風寒雨雪侵蝕也是正常的,有經驗的農民善于觀察天氣變化,適時收獲,力爭把自然氣候形成的損失降到最低。棉企人士也希望農戶快拾快分快售棉花,不必過分希望市場價格突升大漲的可能出現,直面市場,有序安排農產品產銷。長江沿海棉區(qū)霧霾陰雨 有損在田棉花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