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因印度政府宣布禁止棉花出口而引起棉花價格短暫上漲之外,上月棉花價格一直處于下降通道。最近成交的的5月份紐約期貨價格從95美分/磅—99美分/磅的區(qū)間下降到88美分/磅—92美分/磅這個區(qū)間。與此同時,A指數也下探至100美分/磅附近。
3月5日印度政府宣布棉花出口禁令,當天紐約期貨價格的單日漲幅達4美分/磅。A指數的反應延遲一天,于3月6日單日上漲4美分/磅。在隨后的交易日當中,紐約期貨價格和A指數價格都有所回調。普遍認為,印度棉花可供出口數量及出口監(jiān)管過程的不確定性是導致2010/11年度棉花價格波動的原因之一。棉花出口禁令似乎讓一些印度政府官員也頗感意外,近期與此禁令相關的事態(tài)發(fā)展也顯得撲朔迷離。3月9日印度政府對此禁令的重新審議令事情更加復雜,放松禁令但沒完全取消。3月11日,印度商務部長宣布取消棉花出口禁令。
美國農業(yè)部預測的印度棉花出口數據(630萬包)與業(yè)內所廣泛引用的及印度媒體所公布的數據(940萬包,375磅/包的印度小尺寸棉包,相當于730萬包480磅/包的美國大尺寸棉包)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在其最新報告中,美國農業(yè)部將印度棉花的出口量預期上調了150萬包,縮小了與其他機構發(fā)布的數據之間的差距。
印度棉花出口預期的增長也可歸因于中國的棉花進口需求,美國農業(yè)部已將2011/12年度中國的棉花進口需求調高了150萬包。1,850萬包的棉花進口量對中國而言比2010/11年度的棉花進口量要高出50%以上。然而,中國的棉花進口需求主要來自于由于中國政府的儲備棉需求,而并非是工廠需求。美國農業(yè)部在最近的報告中將中國的棉花消費預期調低了50萬包,至4,350萬包。此數字比2008/09年度全球經濟危機最嚴重時期(4,400萬包)和2010/11年度全球棉花供應緊張時期(4,600萬包)的消費預期都要低。
由于中國的棉花用量大約占全球棉花用量的40%,因此世界棉花的消費量在本年度也預期將呈現低迷。在最近的報告中,全球棉花的消費量下調了將近1百萬包,從1.097億包下降至1.087億包。與中國一樣,2011/12年度全球棉花消費預期比2008/09全球經濟危機時期(1.103億包)和2010/11全球棉花供應緊張時期(1.145億包)都要低。除了中國,其他國家的棉花消費預期也有所修正,如巴西(下調30萬包),埃及(下調10萬包)和美國(下調10萬包)。韓國是唯一一個工廠棉花用量有顯著增加的國家(上調10萬包)。
全球棉花的產量預期增加30萬包,從1.233億包增至1.236億包。全球棉花產量的增加主要是由于巴西的產量預期上調30萬包和巴基斯坦上調20萬包,但澳大利亞的產量預期被下調了20萬包。期初庫存預期的增加(上調27.3萬包),消費預期的下降共同促使本年度的期末庫存預期增加了160萬包,達到6,230萬包。這將使全球棉花的期末庫存預期達到歷史第二高,僅比歷史最高點的2006/07年度低15.7萬包。
預計在2012/13年度期末庫存還將繼續(xù)攀升。在二月末,美國農業(yè)部發(fā)布了對下一棉花種植年度的一系列初步預測。盡管產量預期有所下降而消費預期有所上升,但仍有400萬包的盈余。如果此預期得以實現,意味著期末庫存將達到一個新的歷史記錄,達6,630萬包。如果棉花供應如此充足,那么棉花價格在來年出現強勁反彈將會困難重重。然而,有幾個因素可能會改變這個早期的預測。這些因素包括天氣,宏觀經濟環(huán)境以及其所影響的終端消費,還有政府行為,包括中國政府的儲備棉收購計劃以及印度政府的貿易限制政策。這些將是我們判斷下一年度的棉花價格走勢的關鍵因素。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分享按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