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進口管制對紡織企業(yè)的影響分析
從今年3月起,阿根廷就被「全球貿易預警」組織列名為全球最多貿易障礙的國家,阿根廷在短時間內設置40余項貿易保護措施,對進口產品實施嚴厲的進口管制,雖面臨諸多國家的撻伐,但迄今這些妨礙貿易自由化的政策依舊未變。 阿根廷的進口管制除了增加關稅及非關稅壁壘的一般傳統(tǒng)作法外,較令進口商困擾的主要為以下三項: 一、要求600余項進口品申辦「非自動進口許可證」(LicensiaNonAutomaticaPreviadeimportacion;LNAP):阿根廷國家稅務管理局第45/2011號決議指出,為了保護國內產業(yè),對于600余項本國能制造的產品擴大管制。 涉及產品范圍包括:冶金產品、高價位汽車、摩托車、輪胎、汽車零配件、螺釘、電子消費產品、紗及織物、玻璃、模具、玩具、紡織品等。 凡屬這類產品的進口將受到極大的阻礙。根據WTO會員的抗議函提及,簽發(fā)非自動進口許可時間延宕,甚或逾180天,嚴重違背WTO的規(guī)范,且阿根廷政府亦未對此一狀況提出任何解釋。 二、所有進口品皆須預先填報「進口前申報書」(DeclaracionJuradaAnticipadadeImportacion;DJAI):國家稅務管理局第3252/12號決議,規(guī)定進口商在進口前皆需預先填報「進口前申報書」(DJAI)。進口商在從事進口前皆須要先完成此申報程序,國家稅務管理局審核DJAI文件之期限為48~72小時,最多為10個工作天。審查核可后方可進行進口作業(yè)。 三、要求進口商承諾出口與進口等額的貨品:阿根廷工業(yè)部于2011年宣布,阿根廷進口商必須協(xié)助擴大出口,每家企業(yè)須出口與進口等值之產品,以平衡阿根廷對外貿易收支。依照政府要求,阿根廷進口商須向政府提送進出口計劃書,并說明減少貿易進出口差額的對應方法。如果僅有進口而無出口的公司,未來可能遭停止進口。 紡織企業(yè)經營的影響簡析如下: 此類管制影響最深刻者應屬國際精品服飾業(yè)。Cartier、YvesSaintLaurent、Escada、CalvinKlein、RalphLauren、Hermes及LouisVouitton等知名品牌。 皆因紡織品需要獲得許可證方得進口的關系,故紛紛退出阿根廷市場。這項規(guī)范最初目的系為打擊從中國及韓國進來的廉價服飾,最終竟然是國際精品退出。 要求進口商承諾出口與進口等值的貨品:這項措施可能系進口商最為頭疼的,很難想象,Ferrari在阿根廷亦從事出口紅酒的事業(yè)、時裝業(yè)Zegna則亦出口羊毛。 然而與阿根廷有貿易來往的國家皆對這些措施感到極度不滿,40個WTO會員國于3月底率先透過此一多邊管道,在世界貿易組織貨品委員會提交聯(lián)署聲明關切阿根廷的不當作為,巴西透過雙邊協(xié)商及展開貿易報復,歐盟、美國、日本及墨西哥更于8月底分別將本案提交WTO爭端解決機制,可以預見阿根廷將為這些貿易管制措施付出代價。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