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紡織協(xié)會(API)的主席阿德查特,對于印尼貿易部結束對棉織物進口限制表示非常歡迎,該限制政策是從2012年5月1日開始實施的。
阿德查特先生表示,作為限制進口的一項內容:將進口棉織物的關稅由2.5%上調至7.5%,對于印尼紡織和服裝行業(yè)是1個很大的挑戰(zhàn)。
他補充說,和增加進口關稅一樣,該規(guī)定未對經過后整理的坯布和白坯進行區(qū)分也造成印尼紡織和服裝行業(yè)的困難。
“這一政策已被證明是非常危險的,”查特先生表示。“我們的政府正在經歷貿易赤字的痛苦,因此尋找1個短期的解決方案來解決這份恐慌,但這也是很危險的,不止對紡織品和服裝,而是對所有的行業(yè),因為每個行業(yè)都會依賴某些材料的進口,不僅是對當地的消費產品,也是對出口的產品。”
印尼紡織協(xié)會主席解釋說,進口棉織物,特別是白坯布,對印尼的紡織服裝行業(yè)是必不可少的。
“我們仍需要進口面料,尤其是幅寬較大的,如幅寬3.6米的坯布。我們本地并不產生這種類型的材料。但由于這些限制,進口這類我們需要的面料變得很困難,”他補充到,“政府忽略這些影響,也還沒有找到1個適當的解決政策,他們會先解決財政赤字,但卻拿不出任何解決方案。”
對棉織物進口的限制將在2014年6月解除,除非有公司在下周最后1分鐘之前申請并說服政府繼續(xù)該進口限制。
查特先生認為,盡管目前的政策造成了許多問題,但印尼的紡織品和服裝出口正在逐步實現(xiàn)其2013年的130億美元的總出口目標,該目標與2012年相比增長4.3%。
他對紡織行業(yè)在未來幾年的發(fā)展持積極態(tài)度。阿德查特先生指出,越來越多的越南、中國和韓國的紡織服裝企業(yè)在印尼尋找投資機會,但這些企業(yè)目前對在越南投資的興趣更大,因為越南的電力和勞工成本更低。不過,他補充說:“在印尼投資的主要好處有:國內消費市場非常龐大,東盟人口眾多(超過2.4億);勞動力資源豐富;最低工資政策(非全國范圍的政策,因省而異)。
“我們對未來持積極態(tài)度,”他說,“印尼仍是1個發(fā)展中國家,我們的人均收入仍很低,因此我們的工資也低。”
查特先生補充說,東南亞國家協(xié)會(東協(xié))經濟共同體(AEC)對印尼的紡織和服裝行業(yè)承諾,東盟10國間將會取消關稅和其他壁壘,該經濟共同體將于2015年生效。
“我們希望AEC給我們帶來繁榮。我們的內部市場將會達到6億人,機遇與挑戰(zhàn)并存。但我相信這對我們行業(yè)會帶來更多的好處,特別是通過自由貿易。”他總結道。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更多紡織專業(yè)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