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韓自貿協(xié)定(FTA)
隨著未來中韓自貿協(xié)定(FTA)的生效,有分析預計,韓國生產的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化妝品、小型生活家電等將成為中國市場上的熱銷品。而中國生產的手工藝品、服裝、食品等勞動密集型產品和中間產品將憑借價格優(yōu)勢迅速占領韓國市場。 進口韓國商品的價格會隨著關稅水平的下降而下降,這是不爭的事實。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很多韓國商品的關稅水平本就很低,而高價的產品則有國內流通成本較高等諸多原因的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下,價格下降也許不會那么明顯。 那么,中韓FTA能夠帶來什么? 中韓自貿區(qū)建立后會促進雙邊的人員流動、服務貿易發(fā)展,韓國產品的后續(xù)服務等都有可能進入中國市場,這些會使中國消費者感到更加便利。例如,中國老百姓可以在國內接受韓國整形醫(yī)院的治療服務,中國的勞動力可以獲得更多在韓資企業(yè)就業(yè)的機會等。 由于中韓距離上的優(yōu)勢,中韓FTA中關于“韓國產品原則上可以48小時內快速通關”等非關稅措施規(guī)定,也獨具“中韓特色”。 中韓FTA生效后,首階段有哪些產品是免除關稅的?中國社科院亞太與全球戰(zhàn)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李天國指出,按照草簽的內容,中韓自由貿易協(xié)定生效后,首要階段韓國方面免關稅產品的稅目達到16.2%,用進口額衡量的話,達到41.9%。中國方面,免關稅產品的稅目達到8.4%,進口額衡量的話達到38.8%。“像洋蔥、煙草、蘿卜等的蔬菜種子,作為繁殖用途的牛、豬、雞等農產品和一些海產品、鍋爐及其零部件等都屬于立即免稅的產品。” 當然,中韓FTA生效后,肯定會對國內的企業(yè)產生競爭壓力,這也會倒逼國內企業(yè)的改革。不過不必過分擔憂。20年“特長”過渡期就是為了減少開放條款對彼此造成的負面影響,即使過渡期結束,也還保留了10%左右的例外產品不列入開放范疇。 協(xié)定的降稅安排是分階段進行的,在10年過渡期內,中方降稅為零的產品占稅目總數(shù)的71%,韓方為72%;20年過渡期內,中方為91%,韓方為92%,兩國開放幅度總體對等、平衡。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更多紡織專業(yè)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