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巴共建產業(yè)聯盟 可規(guī)避貿易壁壘
2012~2015年,巴基斯坦4次提出對我國滌綸短纖維進行反傾銷調查 近些年來,巴基斯坦頻頻對我國滌綸短纖提出反傾銷調查的申請。2015年4月22日,巴基斯坦關稅委員會發(fā)布公告,宣布對我國產聚酯短纖(PSF)發(fā)起反傾銷調查,調查期為2014年全年,損害調查期為2012~2014年。 根據海關數據,2014年我國對巴基斯坦出口聚酯短纖的金額達到近1.5億美金。根據巴方要求,相關利益關系方須在公告之日起10日內登記應訴,并于45日內提交抗辯意見。因應訴時間緊迫,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也公示,請有應訴意愿的出口企業(yè)立即著手準備應訴,具體案情與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聯系。 這不是巴基斯坦對我國滌綸短纖首次提出反傾銷調查申請。就在此前的2014年5月,根據巴基斯坦關稅委員會通報,巴基斯坦國內產業(yè)向巴調查機關提交申請,要求對自中國進口的滌綸短纖發(fā)起反傾銷調查,涉及巴基斯坦海關55032010稅號項下產品。 公開資料顯示,在2012年~2015年間,巴基斯坦每年都會對我國提出滌綸短纖的反傾銷調查申請。那么,為什么巴基斯坦頻頻對我國提出反傾銷調查申請?我國與巴基斯坦之間到底有怎樣的貿易糾纏?或許從分析巴基斯坦本國的滌綸短纖行業(yè)現狀入手,更容易找到答案。 巴基斯坦國內產能供應不足 滌綸短纖是巴基斯坦主要生產和消費的纖維品種,并作為混紡的主要原料,年產能在5年前就已經達到了70萬噸,其在纖維中的使用份額與世界水平持平。當然,相較我國,巴基斯坦的滌綸短纖產能是很小的,而與其他國家比較,巴基斯坦的滌綸短纖維產能是比較大的。 巴基斯坦其他滌綸纖維消費量在總份額中的比重相比世界水平有些失衡,主要是因為其他品種沒有滌綸短纖的地位顯著,巴基斯坦滌綸纖維的需求年增長率可達10%,正因為近些年來巴基斯坦國內的下游企業(yè)對滌綸短纖維需求強勁,導致巴基斯坦相關企業(yè)投資8000萬美元,在巴本國建立首家聚酯切片廠。 在巴基斯坦,由于紡紗業(yè)的快速增長,對滌綸纖維的需求量增加。該國對這類產品的需求量每年都呈現出增長態(tài)勢。前些年,巴基斯坦的滌綸短纖、聚酯切片以及上游的PTA、MEG生產數量有限,有的品種甚至根本沒有大的生產能力,無法滿足當地下游企業(yè)的實際需求,不得不從其他國家進口該類產品。特別是滌綸纖維上游原料,全部依賴從印度、韓國、新加坡、中東等國家和地區(qū)的進口。2007年中期,巴基斯坦滌綸短纖維出現供應不足的現象,當時價格上升對其國內紡紗業(yè)沖擊不小。更有消息傳出,巴基斯坦國內部分滌綸短纖廠還想提高產品價格。 可以說,一直以來巴基斯坦的滌綸紗及棉質面料進口量都呈增長趨勢,最近幾年依然沒有得到明顯改觀,巴基斯坦滌綸紗線對外依存度依然比較高,由于巴基斯坦不間斷的電力及能源危機,使該國國內生產遭受重創(chuàng)。因此,才導致巴基斯坦滌綸紗和棉質面料進口在數量上的激增。 巴基斯坦紡織工廠協會負責人曾經說過,如果進口增加可以帶動本國國內需求的上漲,同時不削減國內紡織行業(yè)所占份額,那么他們對此表示歡迎。但是,由于目前巴基斯坦頻繁停電以及天然氣短缺,滌綸紗線進口激增,國內產量降低,使得巴基斯坦國內的生廠商競爭力減弱。巴基斯坦全國20多家滌綸紗線生產廠商中,只有3家在維持經營。滌綸紗線產量難以滿足其國內的市場需求,使得巴基斯坦紡織品混紡產品的份額也顯得微不足道。 受到競爭對手印度的擠壓 其實,近年來,巴基斯坦不只對進口自中國的化纖以及紡織品頻頻發(fā)起反傾銷調查,也對進口自其他國家的相關產品頻舉貿易保護大旗。 2015年2月,巴基斯坦業(yè)界提出對自印度進口的紡織品申請進行反傾銷調查。巴基斯坦紡織廠商協會(APTMA)表示,將就進口自印度的紡織品向巴國家關稅委員會(NTC)申請反傾銷調查。數據顯示,2014年,印度對巴出口棉紗線2.6萬噸,同比增長100%。 巴基斯坦紡織廠協會(APTMA)曾敦促其政府對印度進口紗線實施貿易保護措施,要求政府通過提供公平競爭的環(huán)境來采取針對性地互惠措施與國際市場競爭,并通過紡織部,要求對從印度進口到巴基斯坦的紗線立即實施貿易保護措施,停止對國內紡織業(yè)競爭力的消耗。 印度是巴基斯坦在國際紡織領域最大的競爭對手。在印度猛烈銷售的攻勢下,巴基斯坦出口市場增長緩慢。去年,巴基斯坦盧比升值18%,升值所帶來的影響進一步促使印度政府加大對本國紡織品出口的補貼,包括對出口金額3%的補貼,對資本支出5%的減免利息支付,1盧比的電價補貼以及其他獎勵。在過去3年里,數據顯示,印度紗線對巴基斯坦的出口日益增加,對印度紗線的進口量從4927噸增加到25839噸。 多項政策出臺利好出口 這是一個值得認真思考的問題,由于印度筑建了一道“城墻”,巴基斯坦的紗線并沒有大量出口到印度。APTMA在其給聯邦財政部和商務部的書信中要求,對涉及到巴基斯坦最大行業(yè)生存的這件事采取適當措施。鑒于目前的危機,他們已經緊急呼吁立刻采取行動。 2009~2014年這5年期間,巴基斯坦進口滌綸紗數量出現了猛增態(tài)勢,翻了很多倍,這也預示著這種產品在巴基斯坦很受歡迎。因巴基斯坦下游紡織品企業(yè)系列產品出口力度的加強,導致紡織品出口數量的增加。2015年3月,巴基斯坦政府表示,執(zhí)行了一年的《2014年~2019年紡織政策》初見成效。通過制定一系列激勵措施,紡織業(yè)有望在2019年實現出口額翻倍,并創(chuàng)造300萬個就業(yè)機會的目標。 據悉,巴基斯坦政府將向紡織產業(yè)提供約641億盧比的資金援助,涉及退稅、免稅、貸款補貼以及發(fā)展補貼等方面。其中,406億盧比用于退稅、技術升級、品牌發(fā)展等;235億盧比用于技術發(fā)展、產品展覽、建設世界紡織中心、紡織城、育成中心和設立紡織獎項等;貼現利率將從當前7.5%的基礎上再下降2%;向紡織業(yè)增值部門長期貸款提供便利,利率為9%,使用期限為3~10年;出口額較上年增長10%的出口商將享受地方稅收返還優(yōu)惠,其中服裝退稅為4%,雜項制衣退稅為2%,加工面料退稅為1%;進口紡織機械設備免稅政策再延續(xù)兩年,升級改造資金優(yōu)惠政策也將延續(xù)。此外,巴基斯坦政府還將成立聯合委員會,確保紡織業(yè)的能源供應。 中巴構建產業(yè)聯盟可避免貿易摩擦 據新華網報道,巴基斯坦夏季用電缺口有時可達5000兆瓦,不僅生產用電不能滿足,居民生活用電也時常難以保障。夏季用電高峰期間,首都伊斯蘭堡每天停電時間可達12個小時,在大部分農村地區(qū),每天停電可達18個小時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與巴基斯坦在電力能源等方面合作成為了兩國合作的重頭戲。對于快速發(fā)展經濟的巴基斯坦而言,長期面臨嚴重能源短缺的掣肘,尤其被電力短缺“卡脖子”,而我國與其能源方面的建設,將為巴基斯坦帶來較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畢竟紡織業(yè)是巴基斯坦經濟的重要支柱,其中旁遮普省的紡織業(yè)份額占到全國的70%以上,最近5年時間里一直都是受電力供應不足的影響,旁遮普省的紡織業(yè)產能下滑了40%。假設電力供應充足,那么其紡織行業(yè)產能就不會大幅下降,只要紡織行業(yè)產能能夠保證正常,那么對滌綸纖維等原料的需求量仍會呈現大幅上漲的態(tài)勢,巴基斯坦的經濟也會出現大的轉機。 預計2016年以后,巴基斯坦的進口滌綸紗數量依然會呈現上升態(tài)勢,巴基斯坦的下游紡織品加工數量也會出現增長態(tài)勢。當巴基斯坦能源危機解決后,會讓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等地部分紡織廠不再出現關停、大批工人失業(yè)的現象,那么巴基斯坦紡織業(yè)的出口就不會出現以“10億美元”為計算單位的損失了。 目前,大量進口的低價滌綸與棉紗線正在沖擊巴本土產業(yè)利益。有業(yè)內人士提出,假設我國有實力的滌綸企業(yè)能夠與巴基斯坦形成產業(yè)聯盟,也就是說用單獨投資到巴基斯坦建設滌綸項目的方式或與巴基斯坦一些有實力的同行合資在當地擴大滌綸纖維產能,這樣我國的一些滌綸生產廠家的產能就遷移到了巴基斯坦,可以直接在當地生產、當地銷售,消化掉有效產能產出的滌綸纖維產量,來滿足當地下游企業(yè)的實際需求。這樣一來,也就不存在反傾銷問題了。 轉載本網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 更多紡織專業(yè)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