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橋紡織網(wǎng)專稿】“金九”未旺,“銀十”又冷,傳統(tǒng)紡織旺季今番屢屢爽約。十月份外盤棉價弱勢震蕩、盤整走低;國內(nèi)棉價微幅下滑、跌跌不休;棉型短纖大幅滑降、成交寥寥;紗線、坯布銷勢難振、庫存見長??芍^弱勢行情,疲態(tài)盡顯。
2011年十月份的花紗布市場行情,正如其當令節(jié)氣一樣,“寒露”(8日)——“霜降”(24日),金鳳日緊,寒氣日深?!对铝钇呤蚣狻氛f:“九月節(jié),露氣寒冷,將凝結(jié)也。”寒露的意思是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jié)成霜了。寒露時節(jié),南嶺及以北的廣大地區(qū)均已經(jīng)進入秋季,東北和西北地區(qū)則已經(jīng)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這也像是十月份花紗布市場的寫照,盼大半年的傳統(tǒng)旺季,竟然是如此慘淡的行情,心情開始“結(jié)露”。寒露之后的下1個節(jié)氣是“霜降”——“九月中,氣肅而凝,露結(jié)為霜矣”。此時,我國黃河流域已經(jīng)出現(xiàn)白霜,千里沃野上,一片銀色冰晶熠熠閃光,樹葉枯黃,開始飄落。此時,涉棉人士的心情真的開始“霜降”,寒意襲人,只能選擇“雙降”來迎合這一節(jié)氣:把庫存的產(chǎn)品(棉花、紗線、坯布)降價賣出去;把今年的經(jīng)營期望值降下來。

十月份,困擾歐盟的歐債問題在反反復(fù)復(fù)磋商無果的同時,也在不斷的激發(fā)、增強市場人士對于市場擔憂的情緒和消磨、吞噬著市場人士的信心,對全球金融市場和大宗商品市場的打擊極大。同時,也拖累花紗布市場呈弱勢運行的態(tài)勢。洲際交易所(ICE)期棉的行情雖在上旬(包括我國慶長假期間)窄幅盤整上升,但中旬又弱勢盤整下降,至20日ICE期棉1112主力合約的收盤價竟然跌至本月的谷底96.86美分/磅,創(chuàng)出自8月11日以來的最低價位。
好在26日,在經(jīng)歷了幾輪激烈的爭論和妥協(xié)之后,歐盟領(lǐng)導(dǎo)人最終達成了解決歐洲主權(quán)債務(wù)危機問題的救助方案。歐元區(qū)協(xié)議為希臘主權(quán)債務(wù)減值(歐洲領(lǐng)導(dǎo)人已經(jīng)與私營領(lǐng)域銀行達成協(xié)議,私人投資者同意在“自愿”基礎(chǔ)上將所持希臘債務(wù)減值50%。)、增強金融業(yè)[歐洲領(lǐng)導(dǎo)人同意強化歐洲金融穩(wěn)定基金(EFSF),使該基金擔保能力擴大3倍或4倍(由原規(guī)模4400億歐元擴大至1萬億歐元),可為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國發(fā)行的1萬億歐元債券提供擔保。]以及阻止債務(wù)危機蔓延等工作奠定了基礎(chǔ)。這才提振歐美股市大幅飆升,歐元兌美元升至七周來的最高水平,黃金和白銀期貨價格也漲至五周高點。
在歐元區(qū)達成協(xié)議,以及基本面美國經(jīng)濟層面利好和美棉出口利好(美棉出口大量增加,10月14-20日一周,美國凈簽約出口本年度陸地棉87339噸。),巴基斯坦已經(jīng)將棉花產(chǎn)量削減近100萬包,中國新棉收儲對國內(nèi)和國際棉市的支撐等諸多利好因素的提振,令期棉投資者歡欣鼓舞,促使買盤大量涌入,ICE期棉才在下旬谷底反彈,自21日起連續(xù)上漲,給出“六連陽”的強力走勢。且ICE期棉1112主力合約在27日收于104.32美分/磅的漲停板,28日又升漲至本月的最高價位104.37美分/磅。
總體上看,十月份的上、中旬ICE期棉是弱勢盤整運行,價格下降的走勢,10月20日降至本月的谷底,主力紐約棉期1112合約創(chuàng)出自8月11日以來的最低價位。下旬21日起反彈回升,給出“六連陽”的強力走勢,且27日收于漲停版。月末最后一日(31日),因為歐債危機的解決方案引發(fā)市場擔憂,外部商品、原油市場大幅走低,加之月底結(jié)清倉位和了結(jié)獲利,期棉受連累,又使期棉合約在7個交易日內(nèi)首日下跌。(參見:表一和十月份外盤棉花價格走勢圖)
表一 十月份外盤棉花價格運行明細表 |
單位:美分/磅 |
日期 項目 |
CotlookA(FE) |
漲跌 |
紐約棉期1112 |
漲跌 |
FCindexM |
漲跌 |
ICindexM |
漲跌 |
09/30/2011 |
112.65 |
1.30 |
100.19 |
-2.03 |
117.72 |
0.84 |
126.80 |
1.04 |
10/08/2011 |
112.40 |
0.20 |
101.98 |
0 |
118.43 |
0.71 |
126.80 |
0 |
10/10/2011 |
111.80 |
-0.60 |
103.34 |
1.36 |
116.98 |
0 |
127.40 |
0.60 |
10/14/2011 |
111.35 |
0.95 |
101.94 |
0.38 |
117.39 |
0 |
125.31 |
0.60 |
10/20/2011 |
109.65 |
-0.30 |
96.86 |
-2.86 |
116.16 |
-0.39 |
122.19 |
-0.76 |
10/27/2011 |
109.20 |
0.30 |
104.32 |
4.00 |
114.37 |
0.37 |
121.37 |
0.44 |
10/31/2011 |
112.60 |
0 |
102.29 |
-2.08 |
116.55 |
0 |
123.10 |
0.01 |
月漲跌總量 |
|
-0.05 |
|
2.10 |
|
-1.17 |
|
-3.70 |
±幅度(%) |
|
-0.04 |
|
2.10 |
|
-0.99 |
|
-2.92 |
上月漲跌量 |
|
-2.95 |
|
-6.87 |
|
-11.31 |
|
-6.35 |
上月±(%) |
|
-2.55 |
|
-6.51 |
|
-8.77 |
|
-4.77 |
縱觀十月份的ICE期棉,乃是在弱勢盤整行情中先抑后揚,小幅上漲的波動走勢,運行波峰在28日,波谷在20日。10月全月,紐約棉期1112合約累計上漲2.10美分/磅,漲幅2.10%,月末運行在102.29美分/磅價位上。國際棉花價格指數(shù)CotlookA(FE)累計下降0.05美分/磅,降幅0.04%,月末運行在112.60美分/磅的價位上。中國進口棉價格指數(shù)FCIndexM累計下降1.17美分/磅,降幅0.99%,月末運行在116.55美分/磅價位上。國際棉花指數(shù)ICindexM累計下降3.70美分/磅,降幅2.92%,月末運行在123.10美分/磅價位上。(參見:表一和十月份外盤棉花價格走勢圖)
十月份進口棉價格,仍然高于國際棉花價格指數(shù)CotlookA(FE)和ICE期棉的價格。月末,中國進口棉價格指數(shù)FCIndexM比國際棉花價格指數(shù)CotlookA(FE)、紐約棉期1112合約分別高出3.95美分/磅、14.26美分/磅。(參見:表一和十月份外盤棉花價格走勢圖)

十月份國內(nèi)棉花市場是新棉收儲唱主角的1個月,雖然棉花行情是弱勢下降的運行走勢,但是卻能夠基本保持穩(wěn)定,未出現(xiàn)去年那種“飆升暴漲”、“急跌速降”的“過山車”式的異常行情。正是因為有19800元/噸新棉收儲價格的“權(quán)衡”,才“托”起了棉價的“底”,避免了棉價的大幅度下降。這可從本月濱州某大型紡企二次下調(diào)各等級皮棉采購價的舉措,雖然給棉市施加不小的壓力,但是卻并未起到像去年調(diào)價那樣對棉價的打壓力度中得到驗證。也正是因為有了新棉收儲,才既最低限度的保護棉農(nóng)的利益,也在保證棉市穩(wěn)定運行的同時,兼顧保護了涉棉產(chǎn)業(yè)鏈上各行業(yè)最低限度的基本利益。同時,新棉收儲也對國際棉市的穩(wěn)定,起到重要的支撐作用。真是“托(底)”也收儲,“穩(wěn)(定)”也收儲??梢哉f,十月份是2011/12棉花年度階段性的進入1個史無前例的“收儲時代”的開始。
新棉收儲自自10月8日首次“開張”,至本月末(10月31日)已經(jīng)累計成交117940噸,其中:新疆累計成交85040噸,內(nèi)地累計成交32900噸。截止31日,從國家公布的13個主產(chǎn)區(qū)庫點來看,除山西、陜西、甘肅三省尚未交儲外,其余主產(chǎn)棉區(qū)均已經(jīng)陸續(xù)開始成交。(參見:新棉收儲進度匯總表)
新棉收儲進度匯總表 |
日期 項目 |
收儲計劃(噸) |
收儲數(shù)量(噸) |
收儲累計(噸) |
收儲價格(元/噸) |
備注 |
10/08/2011 |
24300 |
90 |
90 |
19800 |
新疆累計成交85040噸,內(nèi)地累計成交32900噸。 |
10/12/2011 |
30700 |
490 |
960 |
19800 |
10/17/2011 |
30700 |
2670 |
4820 |
19800 |
10/24/2011 |
34100 |
13980 |
37640 |
19800 |
10/28/2011 |
35000 |
15680 |
96060 |
19800 |
10/31/2011 |
34600 |
21880 |
117940 |
19800 |
本月在全球下游紡織服飾消費需求仍然低迷的市場環(huán)境中,棉紡織企業(yè)生產(chǎn)經(jīng)營并不十分景氣,采購棉花仍是在觀望中“現(xiàn)用現(xiàn)買”,導(dǎo)致皮棉銷售困難。但隨著新棉上市量的不斷增加(目前山東、河北棉區(qū)的棉花采摘量在90-95%左右,棉農(nóng)的出售量僅有10%。)和籽棉收購價格的逐步走低,使得新棉交儲數(shù)量逐日上升(自10月24日始,日交儲量增加至每日1萬噸以上。),交儲地點也不斷擴大至國家公布的13個主產(chǎn)區(qū)庫點中的10個庫點。但也應(yīng)該看到,至今每日的交儲數(shù)量仍與收儲計劃有較大的差距,除了31日的交儲數(shù)量達到收儲計劃的63.24%外,之前每日的交儲數(shù)量均未達到過收儲計劃的50%。這說明如果進展順利的話,新棉收儲的潛力還是很大的。按照目前的新棉收儲進度來看,在剩下的100多天時間里,新棉收儲的數(shù)量將有望達到150萬噸以上。
新棉收儲量增面廣的發(fā)展態(tài)勢表明,隨著籽棉收購價格下調(diào)趨勢的蔓延,使得越來越多的400型棉花加工企業(yè)能夠通過新棉交儲來獲得一定的利潤(據(jù)說利潤空間在400-700元/噸之間)。在這種情況下,籽棉收購價格下調(diào)雖然對棉農(nóng)的情緒和利益是一種打擊,甚至有可能影響到下一步的籽棉收購和棉價走勢,但是棉農(nóng)卻萬般無奈。而對棉花加工企業(yè)來說,在時下現(xiàn)貨棉價低于收儲棉價,且交易清淡難以出售,資金又較為緊張的情況下,選擇新棉收儲這條路,趁機“快收、快加工、快交儲”,則既可獲取一定的利潤,又加快資金的周轉(zhuǎn),可以較為妥善的規(guī)避市場風險,實在不失為當前最明智的選擇,故而棉花加工企業(yè)的交儲積極性空前增加。
而新棉收儲數(shù)量的持續(xù)上升,順利進行,除將進一步增強政府調(diào)控棉花市場的能力外,還將會提振和支撐后期棉市的行情。而新棉收儲的每日計劃收儲量從最初的2.43萬噸,逐步提高到3.63萬噸,這在兌現(xiàn)政府“不限量收儲”承諾的同時,也顯示出政府托底棉市的信心和決心。
由于全球下游紡織服飾消費需求產(chǎn)品的訂單下滑、資金流緊張和國內(nèi)、外棉花價格的下降,棉紡織企業(yè)采購棉花的進度在觀望之中放緩。這就導(dǎo)致港口保稅棉花的銷售也頗為冷清,除部分2010/11年度高等級美棉和澳棉尚有詢價和看貨者外,低等級印度棉和西非棉等則詢價者稀少且難以出手。到11月份,新棉花年度的美棉開始到港,同時其他國家的新棉也將陸續(xù)到港,因而11月底至12月上旬,港口保稅棉花的數(shù)量將會明顯增加,有望達到15-18萬噸。屆時棉花市場的壓力將會更大,但是棉紡織企業(yè)選擇高等級棉花的余地也將擴大。
目前從十月份花紗布市場的運行態(tài)勢中,已經(jīng)可以清晰的看到,2011/12年度棉花市場的主要特點是棉花資源充裕,全球性供應(yīng)增加,下游需求不振。而對運行疲軟的國內(nèi)棉花市場的最大支撐,則是新棉收儲政策。有19800元/噸的新棉收儲價格托低,棉花價格不會大幅下跌,但是下游紡織服飾消費需求市場疲軟不振,也連累拖拽著棉花價格漲不上去。總之,盡管目前歐債危機暫時告一段落,但是目前全球棉花受上下游基本面的影響,上行壓力較大,支撐棉價上漲或高位運行的條件并不成立,下方又受消費需求疲軟的制約,后期棉花行情反彈空間有限,仍將處于弱勢盤整運行的態(tài)勢。
十月份國內(nèi)棉花市場行情總體上是弱勢下降的走勢。
現(xiàn)貨棉價是日日微幅下滑、跌跌不休的疲弱走勢,中國棉花價格指數(shù)CCindex328在國慶長假上班后的第二日(9日),微幅小漲至最高價位19955元/噸后,便進入日日微幅下降的下滑通道,且在18日以19759元/噸的價格,跌破了19800元/噸的新棉收儲價位。運行曲線平滑下移。(參見:表二和十月份國內(nèi)棉花價格走勢圖)
電子盤棉價總體上也是疲弱下降的走勢,但曲折波動,盤整運行。其中電子撮合棉價是上半月盤整中波動下降,下半月加速下降的走勢,電子撮合1111合約在9日小漲至19947元/噸后,便進入盤整下降的通道,并在13日以19707元/噸的價格,跌破19800元/噸的新棉收儲價位。運行曲線似瀑布一瀉千里。鄭棉期貨棉價是上半月平穩(wěn)盤整,下半月震蕩下跌的走勢,鄭棉期貨1111合約在10日小漲至19785元/噸后,平穩(wěn)運行至14日后,便也進入盤整中波動下降的通道。運行曲線似蛇形蜿蜒爬行之態(tài)。(參見:表二和十月份國內(nèi)棉花價格走勢圖)
表二 十月份國內(nèi)棉花價格運行明細表 |
單位:元/噸 |
日期 項目 |
CCindex229 |
漲跌 |
CCindex328 |
漲跌 |
電子撮合1111 |
漲跌 |
鄭棉期貨1111 |
漲跌 |
09/30/2011 |
21425 |
-10 |
19972 |
-8 |
20000 |
252 |
19745 |
60 |
10/08/2011 |
21410 |
-15 |
19952 |
-20 |
19921 |
-79 |
19745 |
0 |
10/10/2011 |
21405 |
-10 |
19945 |
-10 |
19818 |
-129 |
19785 |
40 |
10/14/2011 |
21306 |
-25 |
19850 |
-16 |
19802 |
95 |
19785 |
0 |
10/21/2011 |
21027 |
-43 |
19623 |
-18 |
19175 |
42 |
19275 |
25 |
10/26/2011 |
20911 |
-20 |
19497 |
-42 |
19093 |
-39 |
19305 |
-105 |
10/31/2011 |
20800 |
-37 |
19409 |
-23 |
19000 |
-87 |
19465 |
-15 |
月漲跌總量 |
|
-625 |
|
-563 |
|
-1000 |
|
-280 |
±幅度(%) |
|
-2.92 |
|
-2.82 |
|
-5 |
|
-1.42 |
上月漲跌量 |
|
553 |
|
665 |
|
35 |
|
-1005 |
上月±(%) |
|
2.65 |
|
3.44 |
|
0.18 |
|
-4.84 |
十月份,鄭棉期貨1111合約累計下降280元/噸,降幅1.42%,月末運行在19465元/噸價位上,低于新棉收儲價格335元/噸;電子撮合1111合約累計下降1000元/噸,降幅5.00%,月末運行在19000元/噸價位上,低于新棉收儲價格800元/噸;中國棉花價格指數(shù)CCindex328累計下降563元/噸,降幅2.82%,月末運行在19409元/噸價位上,低于收儲價391元/噸。(參見:表二和十月份國內(nèi)棉花價格走勢圖)
從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上可以看出,10月末,國內(nèi)棉價全部在新棉收儲價格19800元/噸以下運行。其中:鄭棉期貨1111合約的價位最高,在19465元/噸運行;電子撮合1111合約的價位最低,在19000元/噸運行;現(xiàn)貨指數(shù)CCindex328的價位居中,在19409元/噸運行?,F(xiàn)貨指數(shù)CCindex328的價位比鄭棉期貨1111合約的價格低了56元/噸,比電子撮合1112合約的價格高了409元/噸。電子撮合1111合約的價格比鄭棉期貨1111合約的價格低了465元/噸。近期鄭棉期貨和現(xiàn)貨棉價已經(jīng)基本處于同一價位,近期電子撮合棉價要比二者低400元/噸。(參見:表二和十月份國內(nèi)棉花價格走勢圖)
表三 十月份化纖原料價格運行明細表 |
單位:元/噸 |
日期 項目 |
PTA期貨1111 |
漲跌 |
聚酯切片 |
漲跌 |
滌綸短纖 |
漲跌 |
粘膠短纖 |
漲跌 |
09/30/2011 |
9340 |
56 |
12400 |
-50 |
13300 |
-50 |
19800 |
0 |
10/08/2011 |
9340 |
0 |
12300 |
-100 |
13100 |
-200 |
19700 |
-100 |
10/10/2011 |
9530 |
190 |
12350 |
25 |
13050 |
0 |
19600 |
-50 |
10/14/2011 |
9450 |
-94 |
12200 |
-50 |
13000 |
0 |
19400 |
0 |
10/21/2011 |
8580 |
-282 |
11500 |
-250 |
12500 |
-150 |
19000 |
-50 |
10/26/2011 |
8920 |
-6 |
11425 |
0 |
12400 |
0 |
11800 |
-50 |
10/31/2011 |
8662 |
-284 |
11250 |
-150 |
12150 |
-100 |
18400 |
-100 |
月漲跌總量 |
|
-678 |
|
-1150 |
|
-1150 |
|
-1400 |
±幅度(%) |
|
-7.26 |
|
-9.27 |
|
-8.65 |
|
-7.07 |
上月漲跌量 |
|
-932 |
|
-175 |
|
-50 |
|
800 |
上月±(%) |
|
-9.07 |
|
-1.39 |
|
-0.37 |
|
4.21 |
十月份,棉型短纖原料行情是大幅下降的疲軟走勢。滌綸短纖原料PTA、MEG、聚酯切片價格的連續(xù)下降,加之下游紗、布銷售的清淡,上壓下拽導(dǎo)致滌綸短纖價格從8日節(jié)后上班第一日的13100元/噸的最高價位一路下滑至月底。粘膠短纖價格也是在其原料棉漿價格下跌的打壓和下游紗、布銷售滯澀的拉拽下,從8日節(jié)后上班第一日的19700元/噸的最高價位一路下滑至月底。
十月全月統(tǒng)計,PTA期貨1111合約的價格共累計下降了678元/噸,降幅為7.26%;上月累計下降了932元/噸,降幅為9.07%。國內(nèi)聚酯切片價格共累計下降1150元/噸,降幅9.27%;上月累計下降175元/噸,降幅1.39%。滌綸短纖價格共累計下降1150元/噸,降幅為8.65%,月末運行在12150元/噸價位上;上月累計下降50元/噸,降幅0.37%。粘膠短纖的價格共累計下降1400元/噸,降幅7.07%,月末運行在18400元/噸的價位上;上月累計上漲800元/噸,漲幅4.21%。(參見:表三)
表四 十月份紗線價格運行明細表 |
單位:元/噸 |
日期 項目 |
C32SD |
漲跌 |
JC40SD |
漲跌 |
T65/C3545SD |
漲跌 |
OEC10SD |
漲跌 |
09/30/2011 |
27650 |
-50 |
32470 |
-30 |
23850 |
-20 |
21630 |
-50 |
10/08/2011 |
27650 |
0 |
32470 |
0 |
23800 |
-50 |
21630 |
0 |
10/10/2011 |
27600 |
-50 |
32470 |
0 |
23780 |
-20 |
21630 |
0 |
10/14/2011 |
27450 |
0 |
32420 |
0 |
23600 |
0 |
21480 |
0 |
10/21/2011 |
27220 |
-50 |
32240 |
0 |
23380 |
-30 |
21330 |
-100 |
10/26/2011 |
27100 |
-20 |
32140 |
-20 |
23280 |
-20 |
21030 |
-100 |
10/31/2011 |
27020 |
-50 |
32090 |
-10 |
23150 |
-50 |
20930 |
0 |
月漲跌總量 |
|
-630 |
|
-380 |
|
-700 |
|
-700 |
±幅度(%) |
|
-2.28 |
|
-1.17 |
|
-2.94 |
|
-3.24 |
上月漲跌量 |
|
900 |
|
820 |
|
300 |
|
480 |
上月±(%) |
|
3.36 |
|
2.59 |
|
1.27 |
|
2.27 |
十月份紗、布市場行情基本上是與棉花行情同步運行的態(tài)勢,即棉、滌、粘、混等紗、布售價普遍一路下調(diào)的疲軟走勢。
在棉花和棉型短纖原料價格都是大幅下降的弱勢運行氛圍的籠罩下,加之下游服飾消費需求低迷不振,紗、布降價促銷,保持合理庫存以維持正常生產(chǎn)經(jīng)營活動,則是棉紡織企業(yè)不二的選擇。
目前紗布市場上雖然部分棉紡織企業(yè)的報價是順著棉價下降的幅度在同步下調(diào),但是實際成交價格都有一定的優(yōu)惠讓利幅度。市場人士普遍對后市信心不足,謹慎觀望心態(tài)之下,及早出貨的心理增強。相比之下,常規(guī)普梳紗、布的走貨尚可,但是由于總體上交易平淡,部分企業(yè)的紗、布庫存又有所增長,有的企業(yè)已在采取限產(chǎn)、停產(chǎn)的措施以自保。
本月紗線代表品種C32SD、JC40SD、T65/C3545SD、OEC10SD,分別累計下降630元/噸、380元/噸、700元/噸、700元/噸;降幅分別為2.28%、1.17%、2.94%、3.24%;月末分別運行在27020元/噸、32090元/噸、23150元/噸、20930元/噸的價位上。九月份則分別累計上漲900元/噸、820元/噸、300元/噸、480元/噸;漲幅分別3.36%、2.59%、1.27%、2.27%。(參見:表四)
表五 十月份坯布價格運行明細表 |
單位:元/米 |
日期 項目 |
C 32×32 130×70 47" 斜紋 |
漲跌 |
JC 40×40 133×72 67" 府綢 |
漲跌 |
R 30×30 68×68 63" 細布 |
漲跌 |
T/C 45×45 110×76 63" 滌細 |
漲跌 |
09/30/2011 |
6.82 |
-0.01 |
9.75 |
0 |
5.95 |
-0.01 |
5.90 |
-0.01 |
10/08/2011 |
6.82 |
0 |
9.75 |
0 |
5.92 |
-0.03 |
5.87 |
-0.03 |
10/10/2011 |
6.82 |
0 |
9.75 |
0 |
5.90 |
0 |
5.83 |
-0.02 |
10/14/2011 |
6.82 |
0 |
9.73 |
-0.02 |
5.85 |
-0.02 |
5.80 |
0 |
10/21/2011 |
6.81 |
0 |
9.68 |
0 |
5.81 |
0 |
5.75 |
-0.02 |
10/26/2011 |
6.81 |
0 |
9.65 |
0 |
5.78 |
-0.02 |
5.72 |
0 |
10/31/2011 |
6.80 |
0 |
9.62 |
-0.01 |
5.75 |
-0.02 |
5.70 |
0 |
月漲跌總量 |
|
-0.02 |
|
-0.13 |
|
-0.20 |
|
-0.20 |
±幅度(%) |
|
-0.29 |
|
-1.33 |
|
-3.36 |
|
-3.39 |
上月漲跌量 |
|
0.10 |
|
0.05 |
|
0.02 |
|
0 |
上月±(%) |
|
1.49 |
|
0.52 |
|
0.34 |
|
0 |
十月份坯布行情亦是隨著棉價的下降而逐步下調(diào)的疲軟走勢。下半月始,采取限產(chǎn)、停產(chǎn)措施,以緩解銷售不暢壓力的小型織造企業(yè)的數(shù)量明顯增多。相比之下,市場上中厚風格的C 21×21 108×58 63" 紗卡、C 40×40 133×72 63" 斜紋、JC 40×40 133×100 47"/63" 防羽坯布、C 32/2×16 96×48 63" 細帆布、C 10×10 62×52 58" 雙面絨、T/C 21×21 108×58 63" 滌卡、16條與21條燈芯絨和拉絨布等適宜制作秋、冬休閑裝、茄克衫、童裝等的面料坯布銷勢較為順暢。但上月走勢較好的牛仔布、人棉布等的市場銷量已大為減少。
坯布代表品種C 32×32 130×70 47" 斜紋、JC 40×40 133×72 67" 府綢、R 30×30 68×68 63" 細布、T/C 45×45 110×76 63" 滌細,分別累計下降0.02元/米、0.13元/米、0.20元/米、0.20元/米;降幅分別0.29%、1.33%、3.36%、3.39%;月末分別運行在6.80元/米、9.62元/米、5.75元/米、5.70元/米的價位上。(參見:表五)
有消息稱,歐債危機尚未得到實質(zhì)性解決,其一攬子計劃的落實與實施尚需時日,例如1萬億歐元的歐洲金融穩(wěn)定基金(EFSF),就并非現(xiàn)成,需要依靠融資來解決。據(jù)說依靠中國的救助就是他們籌資計劃的渠道之一,但中國卻并未予以認可。另有報道稱,希臘政府將就新出爐的救助方案進行全民公投,也將對政府進行信任投票。這給投資者帶來又1個打擊,也加重債務(wù)國以及歐元區(qū)擺脫債務(wù)危機能力的不確定性。歐元兌美元31日出現(xiàn)一年多來最大的單日百分比跌幅,外部商品、原油市場也大幅走低,31日的ICE期棉亦受連累下跌。另外,近期利好的一些美國經(jīng)濟數(shù)據(jù)是經(jīng)過調(diào)整的,大豆、豆油、豆粕等大宗商品的基本面并不理想。總之全球經(jīng)濟和金融大環(huán)境并未根本好轉(zhuǎn)。
在全球經(jīng)濟降溫的大背景下,國內(nèi)紡織訂單也隨之減少,各國用棉需求均不容樂觀。數(shù)據(jù)表明,8月份美國棉制服裝進口量同比減少15.8%,1-8月累計進口量僅89億平方米,較去年同期減少了6.9%;8月份印度棉紗產(chǎn)量僅為25.97萬噸,同比減少了13.5%,為連續(xù)第四個月以雙位數(shù)的速度減少;由于棉紗價格居高不下,國內(nèi)、外訂單減少60-70%,巴基斯坦最大的紗線市場——費薩拉巴德Sotar曼迪市場的交易已經(jīng)停滯。美國農(nóng)業(yè)部(USDA)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近幾周美棉出口簽約量均在1-2萬噸徘徊,且裝運量一直維持在較低水平,截至10月13日,本年度美棉累計裝運量僅為22.2萬噸,同比減少約45%(但是10月14-20日1周,美棉出口大量增加,美國凈簽約出口本年度陸地棉87339噸。),對中國、土耳其、墨西哥及印度尼西亞的累計裝運量均不及去年同期。
2011/12新棉花年度全國棉花種植面積為7780萬畝,增長4.7%;產(chǎn)量預(yù)計在729萬噸,增長9.84%。整體供應(yīng)數(shù)量比去年增加較大。而在需求方面,由于受到宏觀經(jīng)濟不景氣的影響,預(yù)計消費數(shù)量為990.63萬噸,同比減少10.89萬噸即1.09%。按照目前基本面來說,國內(nèi)棉花產(chǎn)量仍是不能滿足國內(nèi)需求的,預(yù)計棉花缺口要在260萬噸左右。但是,目前國家發(fā)布的配額數(shù)量僅為80萬噸,若再加上新棉收儲的數(shù)量(預(yù)計150萬噸),國內(nèi)棉花市場的供需平衡,就取決于政府的控制了。
面臨歐美地區(qū)經(jīng)濟不景氣,需求縮減;國內(nèi)勞動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上漲,棉紡織品成本提高,國際競爭力下降,外貿(mào)訂單向東南亞一些國家轉(zhuǎn)移;以及銀行信貸偏緊,造成以民間融資為主的中小型紡織企業(yè)融資困難、利息成本增加等諸多問題的中國紡織業(yè),將如何參與競爭、搶抓機遇、自立自強,已到了經(jīng)受考驗的關(guān)鍵時刻。
2011年第110屆秋季廣交會第一、二期已經(jīng)結(jié)束,顯示的成交簽單情況并不理想。參會的美國客人少了,歐洲客戶訂單也不多,歐美市場尤其北美市場成交量明顯下滑。商務(wù)部在19日第一期結(jié)束時召開的例行新聞發(fā)布會上表示,預(yù)計今年四季度到明年,至少明年一季度,進出口形勢都將相當嚴峻。預(yù)計我們期盼的10月31日~11月4日的第110屆秋季廣交會第三期紡織服裝展會也不會爆出多少利好消息。我們須要做好后市紡織品外貿(mào)出口形勢也不容樂觀的心理準備,迎接下一個節(jié)氣“立冬”帶來的寒冷冬天的挑戰(zhàn)。
轉(zhuǎn)載本網(wǎng)專稿請注明:"本文轉(zhuǎn)自錦橋紡織網(wǎng)"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