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uploadfile/201401/10/1340100237.gif)
【錦橋紡織網(wǎng)專稿】2013年粘膠短纖全年運行呈前高后低的態(tài)勢,運行格局和2011年、2012年極相似。全年最高值出現(xiàn)在農歷春節(jié)后的2月21日,為15000元/噸;最低值出現(xiàn)在年底,為12200元/噸,最高值和最低值相差2800元/噸。年底的12200元/噸也是粘膠短纖近幾年來的低位,較同期國內3128B級棉花現(xiàn)貨價格低7334元/噸,較2012年末的13750元/噸下跌1550元/噸,年跌幅11.27%。據(jù)粘膠短纖全年的運行情況,以下劃分為4個階段來分析。
![](/news/uploadfile/201401/10/1341222329.gif)
第一階段:大幅上漲期(1月初——3月5日)
這一階段,顯示出在1月上中旬和2月下半月前期2次大漲后維穩(wěn)的格局。粘膠短纖從年初的13750元/噸平穩(wěn)上升至2月21日的15000元/噸(與同期中國棉花現(xiàn)貨價格指數(shù)CCindex328的價差由5457元/噸縮小至4293元/噸,價差處于年度低位),達到本年度粘膠短纖價格的最高值,且這一最高值一直持穩(wěn)到3月5日。此階段粘膠短纖價格累計上漲1250元/噸,漲幅9.09%。
1月上中旬粘膠短纖價格連續(xù)大幅強勁上漲,產銷兩旺。價格指數(shù)從元旦的13750元/噸漲至1月中旬的14450元/噸,累計上漲700元/噸,日產銷一度高達300-1000%。此價格平穩(wěn)過渡至春節(jié)。春節(jié)長假后,粘膠短纖延續(xù)節(jié)前漲勢,主流報價至15000-15700元/噸,下游陸續(xù)補倉,交投氣氛較好。
1月上中旬價格高漲的原因,一是上游原料短絨、漿粕整體心態(tài)看漲,對粘膠短纖價格的助推增強;二是因下游在元旦小長假后及春節(jié)長假前的補庫需求,對粘膠短纖原料的采購量增加的拉動,粘膠產銷勢頭較好。三是下游人棉及混紡紗、布需求平穩(wěn),上中旬售價連續(xù)多日小幅上調(如R30SD售價全月累計上漲555元/噸,漲幅3.07%)的支持。
1月下旬和2月上半月的高位平穩(wěn)運行則與春節(jié)假期前后維穩(wěn)心態(tài)增強有關。
春節(jié)假期前的2013年2月6日,商務部發(fā)布公告稱對原產于美國、加拿大、巴西的進口漿粕進行反傾銷調查立案。此消息的影響在春節(jié)假期結束粘膠短纖生產廠家陸續(xù)開工后得以顯現(xiàn),粘膠短纖廠家普遍對報價試探性拉漲,由此而致2月下半月前期(18-21日)粘膠短纖價格連續(xù)上漲至本年度的最高值15000元/噸后高位持穩(wěn)。粘膠廠執(zhí)行前期訂單,廠家?guī)齑娴臀?,價格松動意向不大;下游消化原料庫存保持觀望;且受到原料漿粕價格支撐,因此粘膠短纖價格高位僵持至3月5日。
![](/news/uploadfile/201401/10/134211237.gif)
第二階段:大幅下滑期(3月5日——5月20日)
這一階段粘膠短纖演繹“急速滑坡”,從年度高位15000元/噸大幅下滑1820元/噸,至5月17日的13180元/噸(與當日中國棉花現(xiàn)貨價格指數(shù)CCindex328價差大幅擴大至6170元/噸)后盤整,跌幅12.13%。
3月粘膠短纖可謂慘淡不堪,購銷僵持、價格大幅下降,從月初的15000元/噸大幅下挫至月底的13850元/噸,累計下跌1150元/噸,跌幅7.67%,成年度價格變動幅度最大的月份。3月中旬某廠千噸訂單14000元/噸開始低價沖擊市場,隨后中高端廠家因資金面吃緊、對后期庫存擔憂等原因,不斷刷新低價,引起恐慌性拋貨,加速下跌。直至3月末福建萬噸大單13150元/噸價格成交后,階段性底部基本確立。中端百噸訂單在13500-13600元/噸、高端在13700-13800元/噸出現(xiàn)放量成交,價格繼而止跌。3月末,粘膠短纖生產企業(yè)的成交價已全面跌破成本線,產銷率普遍不足5%,新單實單采購較少,庫存上升趨勢明顯,多數(shù)在半個月以上水平。如此一方面是因此階段粘膠廠家陸續(xù)完成前期訂單,用戶實盤采購量減少致銷售壓力加大,且部分中高端廠家資金壓力較大;另一方面是人棉紗、布及其混紡紗、布需求滯澀、售價下降(如本月R30SD售價連續(xù)下降,累計下降1150元/噸)的拉拽。
4月上中旬粘膠短纖稍作徘徊,價格在盤整中平穩(wěn)運行。清明小長假后粘膠廠家報價普漲,中端報至13800-13900元/噸,高端報至14000-14200元/噸。但下游對新價格接受度較低,采購謹慎,致使粘膠短纖廠家意欲提價扭虧的意愿頗顯力不從心。雖4月12日主流大廠在蕭山會面,將報價再次上調100元/噸,中端報至14000元/噸,高端報至14300元/噸,無奈大宗商品重挫,削弱市場多頭,推漲無力。
4月下旬及5月上中旬粘膠短纖價格再度大幅下降,累計下降670元/噸,降幅4.84%。5月17日價位運行在13180元/噸,持穩(wěn)至5月20日。此階段粘膠短纖主要表現(xiàn):交投清淡,氣氛觀望,產銷僅能維持在7-8成水平;價格混亂,低價頻現(xiàn),售價普遍虧損500-700元/噸。造成粘膠短纖交投不足、價格連續(xù)大幅下降的原因:一是由于五一小長假前夕行情不明朗,下游客戶采購意向較低,新單成交寥寥,即期新單產銷僅有2-3成;二是上游漿粕價格弱勢下滑,對粘膠纖維價格助推力降低。三是5月后人棉紗、布傳統(tǒng)淡季來臨,下游人棉紗、布訂單缺失,售價小幅走軟,對粘膠短纖價格支撐減弱。雖粘膠短纖生產企業(yè)月結保價、大單階梯定價等政策陸續(xù)出臺,但下游用戶心態(tài)依舊看空。紡紗廠普遍壓價遠低于粘膠生產企業(yè)心理價位,成交遲遲不見放量。部分粘膠生產企業(yè)資金、庫存壓力凸顯,出貨意向增強。
![](/news/uploadfile/201401/10/1342388141.gif)
第三階段:弱勢震蕩期(5月20日——11月7日)
這一階段粘膠短纖弱勢震蕩下行,5月20日粘膠短纖價格運行在13180元/噸,11月7日價格運行在12900元/噸(與當日中國棉花現(xiàn)貨價格指數(shù)CCindex3128B價差6781元/噸),累計下跌280元/噸,跌幅2.12%。
5月下旬至7月中旬,粘膠短纖有250元/噸左右小幅盤升。5月下旬及端午節(jié)前后,下游紗廠出現(xiàn)兩波集中補貨,中端主流大廠端午節(jié)后在福建等地累計簽單達5萬噸上下,價位在13000元/噸附近。粘膠短纖生產企業(yè)庫存因之得到有效消化,心態(tài)相對平和。集中出貨后,主流大廠報價率先拉漲,加上富麗達、翔盛等主流大廠限產檢修,造成部分廠家階段性供應緊張,且粘膠短纖受到上游原料國內棉漿價格平穩(wěn),進口溶解漿價格穩(wěn)健上漲的支撐,價格因而上漲。7月中上旬,中端報價在13500-13800元/噸,實際成交在13400-13500元/噸,高端報價在13700-13800元/噸,實際成交在13600元/噸,高端出貨明顯好于中端。
7月下旬至10月初,粘膠短纖價格緩步下調,累計下調650元/噸左右。7月下旬起,下游紗、布行情未有明顯好轉,整體采購量萎縮,粘膠短纖新單產銷回落,價格轉為疲軟下降。9月初福建萬噸級別中端大單在12600元/噸價位成交,后市場多有階段性補倉動作,價位多在12700-12800元/噸位置,高端在13000元/噸。后因下游紗布支撐無力,粘膠短纖難以反彈。中下旬下游采購清淡,個別中端廠家資金緊張,在12600元/噸拋貨套現(xiàn),市場恐慌心態(tài)再次升級。但也有部分中端廠家因反傾銷初裁出臺期限臨近,中秋小長假后報價試探性上調至13000元/噸位置,但此價位鮮有成交。
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粘膠短纖價格在12680-12950元/噸之間震蕩。國慶小長假后,下游進入階段性集中補倉,高端廠家連續(xù)3日達到300%高產銷;且受反傾銷因素提振,漿粕捂盤待漲,粘膠短纖價格順勢拉漲100-200元/噸,高端主流商談至13200-13300元/噸位置,中端商談重心在12900元/噸上下位置。隨后新單成交氣氛回落,10月下旬某主流大廠12400-12650元/噸位置低位拋前期存貨,引發(fā)恐慌,價格應聲下行。至11月初,中端主流成交在12700元/噸,較低商談在12500元/噸。高端主流商談在13000-13300元/噸,較低成交在12800元/噸。
11月6日,漿粕反傾銷初裁出臺,粘膠短纖報價多有千元/噸拉漲,中端報至13400-13600元/噸,高端報至13600-13700元/噸,但實際成交價僅上漲200-300元/噸。粘膠廠連續(xù)3日保持較高產銷,中端新單在12900-13000元/噸,高端在13100-13300元/噸位置有集中備貨。之后粘膠廠執(zhí)行前期訂單為主,新單產銷多在5成以下較低位置,報價上漲無力,價格開始橫盤整理。
![](/news/uploadfile/201401/10/1343100173.gif)
第四階段:下行探底期(11月8日——12月31日)
這一階段粘膠短纖企業(yè)在下游人棉及其混紡紗、布銷滯價弱的拖累下,陷入訂單匱乏,庫存上升,深度虧損的困境,疲軟下行。粘膠短纖價格由11月8日的12900元/噸降至12月31日的12200元/噸(與當日中國棉花現(xiàn)貨價格指數(shù)CCindex3128B價差擴大至7334元/噸,價差達到年度高位),累計大幅下跌700元/噸,跌幅5.43%。
對于漿粕反傾銷出臺一事,國內粘膠企業(yè)最初抱有順勢漲價的幻想,但殘酷的市場不僅沒有帶來想象的收益反而帶來致命的壓力。粘膠行業(yè)原料成本進一步增加,但下游紗、布受疲弱行情及資金不足的制約,使得價格成本難以傳導。此后粘膠短纖價格續(xù)漲無力,中端價格在12900元/噸位置橫盤整理10天左右,自11月下旬起,價格出現(xiàn)松動,并一路陰跌至年底。雖12月初高端企業(yè)有12500元/噸的優(yōu)惠價促銷政策,暫時拉升出貨量,卻難以改變粘膠短纖的低迷。12月中下旬,粘膠短纖生產企業(yè)陷入訂單匱乏,庫存上升,深度虧損的困境,生產企業(yè)止跌意向強烈,低價惜售。部分中小型粘膠短纖生產企業(yè)為減少庫存,回籠資金,規(guī)避風險而被動無奈陸續(xù)出臺檢修計劃,進行設備檢修。粘膠短纖業(yè)整體開工不足,產銷勉力維持在5-7成水平,庫存壓力上升,資金問題突出。至12月末,中端主流成交在12200-12300元/噸,高端在12500-12600元/噸,至此,粘膠短纖底部基本清晰。月末部分高端剛需采購有所增加,預計進入2014年元月份,隨著下游年前集中備貨,行情有望好轉。新的一年開啟,將給行業(yè)帶來新的期待。 轉載本網(wǎng)專稿請注明:"本文轉自錦橋紡織網(wǎng)",更多紡織專業(yè)資訊,關注錦橋紡織網(wǎng)微信公眾號。微信搜:錦橋紡織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