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橋紡織網—資訊頻道> 棉花信息> 銀河訊息>正文
一、1月市場行業(yè)回顧
1月份國內外市場仍然有許多大波動,首先是美元指數由上漲轉為下跌以及人民幣由之前的貶值轉到升值,人民幣兌美元從一月初的6.95到現在的6.86。其次,美國新總統(tǒng)特朗普就職上任,頒布了之前選舉時的各種承諾,振興制造業(yè)、投資基礎設施建設、退出TPP以及美墨建高墻等各種舉動,引起各方緊張情緒。最后,中國房地產政策發(fā)揮作用,房地產市場開始逐步趨于冷靜,一線房地產銷售均價出現企穩(wěn)或者微幅下調。從數據上看,2016年全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744127億元人民幣,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7%,其中,四季度增長6.8%。中國12月CPI同比2.1%,預期2.2%,前值2.3%;中國12月PPI同比5.5%,預期4.6%,前值3.3%。整個2016年,中國CPI同比上漲2.0%,PPI同比下降1.4%。12月我國以人民幣計價出口同比增長0.6%,進口同比增長10.8%,貿易順差為2754.18億元。2016年全年,以人民幣計價的出口下降2%,進口增長0.6%,貿易順差3.35萬億元,收窄9.1%。
國內棉花,供應方面,1月份由于春節(jié)臨近,紡織企業(yè)開啟節(jié)前補庫模式,但是由于2017年3月份國家開始拋售儲備棉,因此大部分紡織企業(yè)備貨量并不大,對于未來市場的走勢也持觀望態(tài)度。在供應上,今年新疆棉產量比去年預計多了50萬噸,且今年的新疆棉出疆進度慢,比去年同期少出疆了60多萬噸,另外12月份我國進口大量的進口棉,且1月份新年度的配額也陸續(xù)發(fā)放,因此1月份我國棉花從供應方面看,資源還是比較豐富的。需求上,今年紡織企業(yè)盈利情況比去年好轉,且由于之前下游企業(yè)庫存較低,1月份許多企業(yè)開始補庫,導致短期內棉紗和棉布都有漲價的預期,且由于進口棉紗價格較高,也有利于我國棉紗的銷售,因此從下游需求上看棉花的消費預期并不差。而終端紡織品服裝出口的需求也由于人民幣貶值等原因,從目前來看,紡織品服裝的人民幣出口額還算可以。
國際市場,印度方面由于其國內的貨幣新政策,新棉上市量仍未增加,再加上12月份有大量的中國和巴基斯坦訂單,因此印度當地棉花供應反而略有緊張,皮棉價格堅挺上漲,而美棉市場也由于其簽約情況較好以及受印度棉花價格上漲影響,價格重心步步上移。
二、3月份開始拋儲,新棉銷售有壓力
商業(yè)庫存方面,據中國棉花協(xié)會物流分會對全國18個省市的183家倉儲會員單位庫存調查,12月底全國商品棉周轉庫存總量約275.38萬噸,較上月增加23.04萬噸,增幅9.13%。(其中內地141家棉花倉庫的商品棉周轉庫存26.01萬噸,包含新疆棉18.59萬噸,已通關進口棉2.52萬噸,地產棉4.9萬噸,新疆區(qū)內42家倉庫商品棉周轉庫存為249.37萬噸)。
新疆新棉方面,春節(jié)將近,新疆新花加工和銷售都趨于停滯,截止1月18日,新疆棉累計加工394.05萬噸,新疆棉檢驗量385.41萬噸。
分析2月份內地市場棉花資源,一方面由于今年大量新疆棉仍未銷售,截止12月底,2016/17年度新疆棉的出疆量比上一年度同期減少了60萬噸左右,且本年度新疆棉產量預計要比上一年度產量多50萬噸左右,因此截止目前,今年新疆棉的供應量要比上一年度同期多了100萬噸左右。另一方面,今年3月6日儲備棉輪出銷售將開始,拋儲時間比去年提前兩個月,許多紡織企業(yè)由于有拋儲預期,因此不愿大量采購新棉,大部分都隨用隨買,等待儲備棉的上市。綜上原因,今年不僅新疆棉要量要比去年同期多100萬噸左右,而且儲備棉還提前兩個月拋,因此今年預計春節(jié)后新疆棉的銷售壓力將逐步體現。
以上是客觀因素的影響,從心理層面上分析,有了去年那一波上漲行情做前列,今年軋花廠在大部分棉花已經銷售的情況下,現在降價銷售的意愿并不大,反而是挺價意愿較大。節(jié)后的銷售壓力應該主要集中在貿易商方面。
三、2016年進口棉量大減,新年度進口量或增加
2016年12月份我國進口棉花14.35萬噸,環(huán)比大增,同比減少了23.7%,其中印度棉6.1萬噸、美棉4.6萬噸。12月份作為我國進口棉花量最大的月份,本次進口量也大幅高于其他月份,且以印度棉和美棉為主。2016年全年我國累計進口棉花89.7萬噸,進口量比去年減少了57.6萬噸,是2004年以來棉花進口量首次低于100萬噸,大幅低于前幾年的棉花進口量。
1月份國內的紡織企業(yè)陸續(xù)收到發(fā)改委發(fā)放的關稅內配額,而從我國今年大量簽約和裝運美棉的形勢上看,今年我國的配額量或不僅僅是關稅內的89.4萬噸的配額,關稅外的配額或也存在。
四、人民幣貶值,緩解紡織服裝出口壓力
12月份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同比大幅下滑。據海關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16年12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為234.33億美元,環(huán)比增長8.37%,同比下降13.05%。其中,紡織品(包括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出口額為91.56億美元,同比下降6.67%;服裝(包括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額為142.77億美元,同比下降16.70%。2016年1-12月,我國紡織品服裝累計出口額為2624.44億美元,同比下降7.58%,其中紡織品累計出口額為1049.87億美元,同比下降4.1%;服裝累計出口額為1574.57億美元,同比下降9.6%。而從人民幣值來看,2016年1月-12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為17310億人民幣,其中紡織品出口額6921億人民幣,同比增加1.9%,服裝出口額10389億人民幣,同比減少3.9%。
美元出口額大幅減少,但是人民幣出口額減幅小的多,紡織品出口甚至增加,由此可推測美元額的大幅下跌主要是由于人民幣貶值造成的,而實際的紡織品服裝出口量或許并不差。人民幣貶值的實際作用是有助于緩解出口下滑的壓力的。
五、內外棉價差縮小,進口棉紗量減少
12月份,我國棉紗進口量較大,環(huán)比和同比都出現增加,主要是由于11月份和12月份我國紡織企業(yè)都開始用新棉,而新棉價格較儲備棉高許多,且內外棉價差在11月份和12月份是比較大的,因此國產棉紗的成本就要比進口棉紗高許多,因此進口棉紗的又強勢回歸國內市場。但是從全年的棉紗進口量來看,2016年,由于我國拋儲棉花,前期棉花市場情緒悲觀,且儲備棉成交價格相對新棉低許多,內外棉價差大幅縮小,在拋儲期間我國的棉紗原料成本上的劣勢減少,因此2016年,我國棉紗進口量要比2015年少了許多。據海關統(tǒng)計,12月我國棉紗進口約20.17萬噸,同比增加8.29%,環(huán)比增加12.79%,2016年1-12月累計進口棉紗197.23萬噸,同比減少了15.9%,比去年進口量減少了37萬噸,換算到棉花消費量上,大約是40萬噸棉花。
2017年,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印度棉花由于上市量遲遲難以提高導致其價格維持高位,相對而言美棉則顯得性價比極高,簽約量大增,價格也是節(jié)節(jié)攀升,因此印、巴、越的用棉花成本也就升高。而國內棉花市場由于今年仍有拋儲棉保駕護航,且今年3月份就開始拋儲,預計用棉成交和國外市場將逐步縮小,因此我們預計今年我國進口棉紗量仍將減少,且主要還是印度棉紗和巴基斯坦棉紗進口量減少,而越南棉紗進口量或相對穩(wěn)定。
六、全球主要產棉國棉花概況
1、全球棉花產量、庫存調增,中國調增幅度大
2017年1月USDA公布的2016/17年度平衡表環(huán)比變化:中國棉產量上調21.8萬噸至479萬噸,美棉產量上調9.4萬噸至369.2萬噸,巴基斯坦棉產量下調7.6萬噸至172萬噸,全球棉產量上調24萬噸至2293.5萬噸。中國用棉量上調10.9萬噸至789.3萬噸,印度用棉量下調10.9萬噸至506.2萬噸,全球用棉量小幅下調3.4萬噸至2433.3萬噸。巴基斯坦進口棉量上調7.6萬噸至55.5萬噸。美棉出口上調6.6萬噸至272.2萬噸,印度出口棉量上調4.4萬噸至95.8萬噸。中國棉花庫存上調10.9萬噸至1052.7萬噸,印度棉花庫存上調6.5萬噸至263.3萬噸,美國棉花庫存上調4.4萬噸至108.9萬噸,澳大利亞棉花庫存上調5.4萬噸至50萬噸,全球庫存上調32.7萬噸至1973.7萬噸。本次報告主要上調中國和美國棉花產量,小幅下調全球消費,大幅調增全球棉花期末庫存,對市場偏空影響。
2、美棉簽約形勢好,價格穩(wěn)中上漲
2016/17年度美棉產量大增,總產量要比2015/16年度增加將近90萬噸,且今年由于天氣不錯,美棉的質量較好。得益于今年印度棉價格上漲,美棉今年雖然增產,但是銷售情況非常好,紡織廠都比較認可美棉的性價比,因此美棉期貨業(yè)相對較強勢。另外,今年中國簽約美棉量也比去年增加了很多,中國這個大買家大量采購美棉后,對美棉市場起到了非常大的支撐作用。
最新的美棉銷售情況,截止1月12日一周美國累計簽約2016/17年度陸地棉203.2萬噸,同比增加65.3%,簽約進度為78%,5年平均值為79%,累計裝運陸地棉95.2萬噸,裝運進度為36%,5年平均值為30%。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中國的簽約美棉量比去年大增,截止1月12日一周,中國累計簽約美陸地棉量達31萬噸,占總簽約量的15.3%,裝運美棉量為14.9萬噸,占總裝運量的15.7%,因此從目前的情況來看,今年中國采購美棉量比去年大增。但是由于中國關稅內配額數量是有限的,僅89.4萬噸,假如僅半年中國的簽約美棉量就達30多萬噸,那全年來看簽約量要達到50-60萬噸了,就配額相對緊張的情況下是不太可能實現的,因此我們大膽預測今年除了關稅內的配額,還有什么其他的配額發(fā)放,具體以什么樣的形勢出現就值得大家想象了。
3、新花上市進度慢,印度棉花價格上漲
由于印度的貨幣新政,使得今年印度的新花上市進度較慢,在往年的上市高峰期日上市量仍然維持在2.5萬噸左右的量,但是12月份又有大量的出口到中國和巴基斯坦的訂單,因此造成了印度本地的棉花價格居高不下。根據CCI的統(tǒng)計,截止1月19日印度新花累計上市量218萬噸,而根據印度棉花協(xié)會(CAI)的數據,2016/17年印度棉花的產量達到了近580萬噸,就是說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印度新棉還有360多萬噸需要上市。之前我們預計由于前期印度新花上市量少,后期的新花上市壓力會大,但是截至到目前印度新花上市量仍維持在2.5萬噸左右,累計上市量已經達到了218萬噸,且印度棉農的惜售心理仍存,所以后期預計軋花廠的壓力也不是很大,我們預計印度新花將維持一個相對平穩(wěn)的節(jié)奏上市,這也就是說印度的新花價格后期下跌的動力不足,反而可能會維持一個相對強勢的狀態(tài)。截止目前印度S-6軋花廠提貨價報價在79.4美分/磅的高位。而由于印度棉花價格高,中、印棉價差相對小了,印度的棉紗再出口到中國的成本優(yōu)勢將會逐步消失,許多印度棉紗將難以進入中國市場,印度棉花的消費量也將因此而有所減少。
七、總結及操作建議
2017年,中央經濟會議文件中可以看到,2017年貨幣政策要保持穩(wěn)健中性,調節(jié)好貨幣閘門,維護流動性基本穩(wěn)定。要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下決心處置一批風險點,著力防控資產泡沫。由此我們推測2017年,貨幣政策要比今年的寬松政策緊,且明年會重點抑制資產泡沫。因此從宏觀上我們預計今年商品走勢震蕩偏弱,特別是前期漲幅過大,有泡沫的商品。
從國際棉花基本面講,印度棉到目前為止日上市量仍不大,導致印度棉花價格持續(xù)在高位上,且有繼續(xù)上漲的趨勢。而美棉也由于有印度棉花的高價支撐,簽約量和裝船量都還不錯,價格也維持在震蕩上漲的趨勢。而后期由于印度棉農目前仍有惜售預期,因此預計印度棉也將維持一個平穩(wěn)的上市量,而不會持續(xù)大量上市對市場價格造成大幅打壓的情況。所以對于后期國際棉花的走勢我們認為將維持一個震蕩偏強的氛圍。國內棉花市場,從供應量上看,今年新疆棉產量比去年多了50萬噸左右,而截至目前今年新疆棉運出疆量要比去年少了60萬噸左右,所以年后新疆棉的供應量比去年同期要多出100萬噸左右。另外儲備棉也將于3月份開始拋儲,時間要比去年提前兩個月,因此從總體供應量上看,今年市場的棉花資源量將比較豐富。而儲備棉的輪出價格將以內外棉價差為基準價,屆時儲備棉輪出預計不僅在供應量上而且在價格上都將對市場造成一定的影響。從下游消費情況來看,節(jié)前下游棉紗和棉布都試圖漲價,春節(jié)后大家也預期價格會上漲,且2016年紡織企業(yè)經營情況大部分都有好轉,春節(jié)放假時間短放假遲,因此預計2016年下游的經營情況或將持續(xù)好轉,消費也將略有好轉。綜合來看,春節(jié)后棉花的供應充足,3月份拋儲前市場棉花銷售有壓力,市場震蕩偏空走勢,而長期來看,下游消費或將有所好轉,且國際棉花市場目前是一個較強走勢狀態(tài),對市場都有較大的支撐。